|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 前言 | 第14-16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 第一章 鸡球虫病的免疫防治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 1 球虫保护性免疫机制 | 第16-19页 |
| ·抗体在鸡球虫免疫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 ·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 2 鸡球虫疫苗研究 | 第19-27页 |
| ·鸡球虫活苗研究 | 第19-21页 |
| ·弱毒苗的研制 | 第19-21页 |
| ·鸡球虫基因工程苗的研究 | 第21-26页 |
| ·柔嫩艾美耳球虫重组疫苗 | 第21-23页 |
| ·堆型艾美耳球虫重组抗原 | 第23-26页 |
| ·其它重组抗原 | 第26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6页 |
| ·鸡球虫疫苗研究展望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鸡痘病毒的特性及其作为表达载体研究概况 | 第27-32页 |
| 1 鸡痘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27页 |
| 2 FPV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29页 |
| ·FPV病毒表达载体的基本结构 | 第27-29页 |
| ·FPV重组病毒的筛选 | 第29页 |
| 3 FPV重组病毒的稳定性 | 第29-30页 |
| 4 外源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 | 第30页 |
| 5 病毒的应用与展望 | 第30-32页 |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32-74页 |
| 第一章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株F2 S07、Rhomboid相关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32-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9页 |
| ·材料 | 第32-34页 |
| ·虫株和菌种 | 第32页 |
| ·试验动物及饲料 | 第32页 |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32-33页 |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3页 |
|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 第33页 |
| ·DEPC水配制与器皿处理 | 第33-34页 |
| ·方法 | 第34-39页 |
| ·球虫卵囊的收集和纯化 | 第34页 |
| ·球虫总RNA的提取 | 第34-35页 |
|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35-36页 |
| ·PCR产物的电泳与回收纯化 | 第36-37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7页 |
| ·PCR产物的连接 | 第37页 |
| ·转化 | 第37-38页 |
| ·阳性克隆质粒的鉴定 | 第38-39页 |
|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39页 |
| 2 结果 | 第39-46页 |
| ·RT-PCR | 第39页 |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9-40页 |
| ·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 第40-46页 |
| ·S07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40-43页 |
| ·S07开放阅读框架的亲水性、抗原位点及表面极性预测 | 第43页 |
| ·Rhomboid蛋白家族相关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43-46页 |
| 3 讨论 | 第46-47页 |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46-47页 |
| ·RNA的提取 | 第47页 |
| 4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二章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S07、Rhomboid相关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筛选 | 第49-6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7页 |
| ·材料 | 第49-51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49页 |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49页 |
| ·主要仪器 | 第49-50页 |
| ·病毒和细胞 | 第50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0-51页 |
| ·方法 | 第51-57页 |
| ·重组鸡痘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51-53页 |
| ·鸡胚成维细胞的制备 | 第53-54页 |
| ·FPV滴度测定 | 第54-55页 |
| ·鸡痘病毒细胞内同源重组 | 第55页 |
| ·TK~-鸡痘病毒的筛选 | 第55页 |
| ·重组鸡痘病毒的RT-PCR鉴定 | 第55-56页 |
| ·间接免疫荧光鉴定重组病毒 | 第56页 |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6-57页 |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57页 |
| 2 结果 | 第57-62页 |
| ·重组鸡痘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7-59页 |
| ·pUTA-S07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7-59页 |
| ·pUTA-Rhomboid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页 |
| ·pUTA-S07-Rhomboid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页 |
| ·RT-PCR鉴定 | 第59页 |
| ·重组病毒的IFA检测 | 第59-61页 |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61-62页 |
| 3 讨论 | 第62-64页 |
| ·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62-63页 |
| ·重组鸡痘病毒的筛选 | 第63-64页 |
| ·鸡痘病毒载体启动子 | 第64页 |
| 4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三章 球虫鸡痘重组病毒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研究 | 第65-7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 ·材料 | 第65页 |
|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 ·试验动物 | 第65页 |
| ·试验动物饲料 | 第65页 |
| ·虫种 | 第65页 |
| ·重组病毒 | 第65页 |
| ·方法 | 第65-67页 |
| ·试验分组、免疫和攻虫 | 第65-66页 |
| ·主要指标 | 第66页 |
| ·免疫保护效果的观察 | 第66-67页 |
| 2 结果 | 第67-70页 |
| ·攻虫后临床症状观察及OPG计数 | 第67页 |
| ·增重效果 | 第67-68页 |
| ·盲肠病变记分 | 第68页 |
| ·细胞免疫水平 | 第68-70页 |
| 3 讨论 | 第70-73页 |
| ·免疫保护效果 | 第70-71页 |
| ·免疫接种途径的选择 | 第71-72页 |
| ·接种剂量及免疫程序 | 第72页 |
| ·应用鸡痘病毒载体表达球虫抗原基因 | 第72-73页 |
| 4 小结 | 第73-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