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中国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绪论第10-22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三、论文主要内容第17-18页
 四、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五、论文研究目标、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六、论文技术路线图第20-22页
第一章 理论基础第22-34页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特色产业相关概念第22-28页
  一、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及解释第22-23页
  二、特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第23-25页
  三、特色产业相关概念界定第25-28页
 第二节 特色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依据——地域分工理论及其发展第28-34页
  一、社会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第28-29页
  二、地域分工理论概述及其发展第29-30页
  三、地域分工的条件、基础与类型第30-33页
  四、地域分工与特色产业选择第33-34页
第二章 特色产业选择与评价概述第34-50页
 第一节 特色产业选择原则第34-41页
  一、影响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素第34-38页
  二、特色产业的选择原则第38-41页
 第二节 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第41-50页
  一、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第41-43页
  二、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3-48页
  三、特色产业选择与评价模式第48-50页
第三章 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定性选择第50-69页
 第一节 西部沿边地区资源结构分析第50-59页
  一、自然资源第50-54页
  二、经济资源第54-59页
 第二节 西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第59-63页
  一、总体发展水平第59页
  二、产业结构第59-61页
  三、对外经济贸易第61-62页
  四、社会事业发展第62-63页
 第三节 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定性选择第63-69页
  一、工业化阶段分析第63-65页
  二、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选择门类分析第65-69页
第四章 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实证评价第69-83页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择第69-71页
  一、指标选择第69页
  二、数据来源第69页
  三、评价方法与数学模型第69-71页
 第二节 PASW运行结果和结果解释——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分析案例第71-80页
  一、评价指标体系第71-74页
  二、主成分分析过程第74-78页
  三、主成分分析结果第78-80页
 第三节 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实证选择第80-83页
  一、内蒙古特色产业实证评价——主成分分析结论第80-81页
  二、新疆特色产业实证评价——主成分分析结论第81页
  三、甘肃特色产业实证评价——主成分分析结论第81页
  四、云南特色产业实证评价——主成分分析结论第81-82页
  五、西藏特色产业实证评价——主成分分析结论第82-83页
第五章 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综合分析第83-91页
 第一节 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综合分析第83-87页
  一、内蒙古特色产业选择综合分析第83-84页
  二、甘肃特色产业选择综合分析第84页
  三、新疆特色产业选择综合分析第84-85页
  四、两藏特色产业选择综合分析第85页
  五、云南特色产业选择综合分析第85-86页
  六、广西特色产业选择综合分析第86-87页
 第二节 西部沿边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第87-91页
  一、制定西部沿边开发战略第87-88页
  二、强化财政税收优惠扶持第88页
  三、构建投融资支持体系第88-89页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第89-90页
  五、口岸建设支持和通关便利化第90页
  六、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附录第94-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兴边富民行动之内蒙古成效分析
下一篇:宁波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