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固体强酸WO3-ZrO2上的正庚烷异构化应用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7页
   ·引言第9-11页
   ·固体超强酸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定义第11-12页
     ·固体超强酸分类第12-13页
     ·酸强度的测定第13-15页
   ·硫酸根促进氧化物SO_4~(2-)/M_xO_y 型固体超强酸第15-17页
   ·WO_3/ZrO_2 型固体超强酸第17-23页
     ·WO_3/ZrO_2 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第18页
     ·WO_3/ZrO_2 制备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18-21页
     ·固体超强酸的改性第21-22页
     ·WO_3/ZrO_2 固体超强酸的应用第22-23页
   ·表面结构和酸性第23-25页
   ·烷烃异构化反应机理第25-27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7-42页
   ·实验原料第37页
   ·WO_3/ZrO_2 催化剂的制备第37页
   ·超临界干燥法制备WO_3/ZrrO_2 催化剂第37-38页
   ·Pd/WZ,Pd/SCDWZ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Ni/WZ催化剂的制备第38-39页
   ·催化剂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活性评价第39页
   ·反应流程第39-40页
   ·催化剂的表征测定第40-41页
     ·X 射线衍射(XRD)谱测定第40页
     ·BET比表面积测定第40页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NH_3-TPD)第40页
     ·程序升温还原实验(H_2-TPR)第40页
     ·热重-差热分析( TG-DTA )第40-41页
     ·金属分散度测定第41页
     ·X 射线荧光分析(XRF)第41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第三章 Pd/WO_3-ZrO_2 催化剂的设计及在正庚烷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第42-61页
   ·引言第42页
   ·制备因素对Pd/WO_3-ZrO_2 催化剂的结构及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第42-53页
     ·不同W 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及表面W 分散状况的影响第42-45页
     ·W含量对催化剂酸性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W 含量下的催化活性对比第46-47页
     ·载体WO_3-ZrO_2 焙烧温度对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第47-49页
     ·不同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晶相结构的影响第49-51页
     ·载体WO_3-ZrO_2 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Pd 担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反应条件下异构化反应的结果第53-56页
     ·不同空速条件下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的氢油比的影响第54-55页
     ·不同的反应压力下催化剂的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活性第55-56页
   ·Pd/WO_3-ZrO_2 催化剂与其它催化剂的对比第56-58页
     ·与Pd/ZSM-5 对比第56-57页
     ·与Pd/SAPO-11 对比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四章 担载非贵金属Ni的WO_3-ZrO_2 催化剂与异构化反应应用第61-71页
   ·引言第61页
   ·Ni对WO_3-ZrO_2 催化剂的结构的影响第61-66页
     ·Ni对WO_3-ZrO_2 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第61-62页
     ·Ni对WO_3-ZrO_2 催化剂晶相的影响第62-63页
     ·NH3-TPD分析第63-65页
     ·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第65-66页
   ·催化剂正庚烷异构化反应评价第66-68页
 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五章 超临界干燥法制备WO_3-ZrO_2 催化剂及其在正庚烷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第71-83页
   ·引言第71-72页
   ·超临界干燥法制备WO_3-ZrO_2 催化剂第72-80页
     ·超临界干燥对WO_3-ZrO_2 比表面积的影响第72-73页
     ·超临界干燥对WO_3-ZrO_2 颗粒大小的影响第73-74页
     ·超临界干燥对WO_3-ZrO_2 晶相结构的影响第74-77页
     ·TG-DTA 分析结果第77-78页
     ·NH_3-TPD结果第78-80页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80-81页
 小结第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第六章 结论第83-85页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目录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表达Caveolin-1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信号传递机制研究
下一篇:手性单齿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