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14页 |
| ·国外建设项目后评价 | 第7-11页 |
| ·我国建设项目后评价状况及发展前景 | 第11-14页 |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 | 第16-27页 |
|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涵义 | 第16-17页 |
|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第17-20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评价 | 第17页 |
| ·公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第17-18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第18-19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 第19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 | 第19-20页 |
|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性和作用 | 第20-22页 |
|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与其它评价的比较 | 第22-24页 |
|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的区别 | 第22-23页 |
|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与项目中间评价的区别 | 第23-24页 |
| ·后评价与竣工验收(审计检查)的区别 | 第24页 |
|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一般方法 | 第24-27页 |
| ·比较评价法 | 第24-25页 |
| ·影响评价法 | 第25页 |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影响分析 | 第27-35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与可持续性分析 | 第27-29页 |
|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及必要性 | 第27-28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与可持续性分析 | 第28-29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的涵义 | 第29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5页 |
| ·外部条件对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的影响 | 第29-32页 |
| ·内部条件对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的影响 | 第32-35页 |
| 第四章 公路建设项目技术目标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 第35-60页 |
| ·构建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 ·目的性原则与系统性原则 | 第35-36页 |
| ·科学性原则 | 第36页 |
| ·可测性与可比性原则 | 第36页 |
| ·全面性原则 | 第36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 ·公路建设项目技术目标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60页 |
| ·公路工程质量目标评价 | 第37-47页 |
| ·公路养护质量目标 | 第47-50页 |
| ·沿线设施评价 | 第50-52页 |
| ·路网效用目标评价 | 第52-54页 |
| ·服务交通量目标评价 | 第54-60页 |
| 第五章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环境目标持续评价 | 第60-72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 第60-61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第61-62页 |
| ·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目标持续性评价体系 | 第62-65页 |
| ·社会效益持续性评价指标 | 第62-63页 |
| ·环境效益持续性评价指标 | 第63-64页 |
| ·管理体制与政策持续性评价指标 | 第64页 |
| ·经济能力评价 | 第64-65页 |
|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 第65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65-72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6-69页 |
| ·应用举例 | 第69-7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3页 |
| ·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