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马鞍桥金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成矿预测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前言 | 第6-8页 |
| §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8-14页 |
| §1.1 区域地层 | 第8-11页 |
| §1.2 区域构造 | 第11-13页 |
| §1.3 区域岩浆岩 | 第13页 |
| §1.4 区域变质作用 | 第13-14页 |
| §2 矿床地质 | 第14-27页 |
| §2.1 地层 | 第14-15页 |
| §2.2 变质作用与岩石类型 | 第15-16页 |
| §2.3 矿区构造 | 第16-18页 |
| §2.4 岩浆岩 | 第18-19页 |
| §2.5 金矿带地质特征 | 第19-20页 |
| §2.6 矿体特征 | 第20-21页 |
| §2.7 矿石特征 | 第21-22页 |
| §2.8 矿石矿物特征 | 第22-24页 |
| §2.9 矿化与蚀变 | 第24-27页 |
| §3 剪切带的构造演化及成矿控制因素 | 第27-37页 |
| §3.1 剪切带的演化 | 第27-30页 |
| §3.2 变质作用与改造 | 第30-31页 |
| §3.3 岩体热影响 | 第31-32页 |
| §3.4 马鞍桥金矿床黄铁矿的含金性 | 第32-37页 |
| §4 矿床成因初探 | 第37-43页 |
| §4.1 物质来源探讨 | 第37页 |
| §4.2 矿物包裹体的标型特征及成因探讨 | 第37-38页 |
| §4.3 成矿机制及矿床成因类型讨论 | 第38-41页 |
| §4.4 矿床综合成矿模式 | 第41-43页 |
| §5 成矿预测 | 第43-78页 |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第43-47页 |
| §5.2 地球化学探矿 | 第47-68页 |
| §5.3 地球物理探矿 | 第68-74页 |
| §5.4 综合预测 | 第74-78页 |
| §6 结论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