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环境污染化学论文--土壤污染化学论文

土壤性质及钝化剂对镉在土壤—植物系统转移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土壤镉污染概述第12-15页
     ·土壤镉污染现状第12页
     ·生物毒害第12-13页
     ·污染土壤中镉的来源第13-15页
       ·大气沉降第13-14页
       ·畜禽粪便第14页
       ·污泥农用第14页
       ·化肥污染第14-15页
   ·土壤性质对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15-17页
     ·镉生物有效性的概念第15页
     ·土壤性质对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15-17页
       ·土壤pH第15-16页
       ·土壤有机质第16页
       ·土壤粘土矿物第16页
       ·Fe、Mn等金属元素第16-17页
       ·其他因素第17页
   ·植物因素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镉转移及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第17-20页
     ·镉生物转移系数的概念第17页
     ·植物因素对土壤-植物系统镉转移的影响第17-20页
       ·植物种类第18-19页
       ·植物品种第19页
       ·基因型第19-20页
     ·农产品安全第20页
   ·钝化剂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镉转移的影响第20-22页
     ·钝化剂常用类型及作用机理第20-21页
     ·钝化剂的研究及应用前景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2-2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研究目的第22页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第23-25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主要内容第24-25页
第三章 土壤—菠菜系统中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预测模型第25-38页
   ·引言第25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供试植物与土壤第25-26页
     ·盆栽实验第26页
     ·样品分析第26页
       ·土壤样品分析第26页
       ·植物样品分析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7页
     ·不同外源镉添加量对菠菜产量的影响第28-30页
     ·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菠菜系统中镉转移系数的影响第30-34页
     ·土壤植物系统中菠菜-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模型预测第34-37页
       ·对照土壤-菠菜系统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模型预测第34-35页
       ·外源镉污染土壤-菠菜系统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模型预测第35-36页
       ·外源镉污染土壤-菠菜系统外源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模型预测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土壤—西红柿系统中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预测模型第38-54页
   ·引言第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供试植物与土壤第38-39页
     ·盆栽实验第39页
     ·样品分析第39-41页
       ·土壤样品分析第39-41页
       ·植物样品分析第41页
     ·数据处理第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不同土壤类型对西红柿生物量的影响第41-43页
     ·不同外源重金属添加量对西红柿产量的影响第43-45页
     ·不同土壤类型对西红柿地上部分中Cd浓度的影响第45-48页
     ·土壤植物系统中西红柿-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模型预测第48-52页
       ·对照土壤-西红柿系统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模型预测第48-50页
       ·外源镉污染土壤-西红柿系统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模型预测第50-51页
       ·外源镉污染土壤-西红柿系统外源镉转移系数的主控因子和模型预测第51-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植物系统镉转移的影响第54-62页
   ·引言第54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土壤性质第54-55页
     ·钝化剂的选取和制备第55页
     ·试验方法第55-56页
     ·样品分析第56页
       ·土壤样品分析第56页
       ·植物样品分析第56页
     ·数据处理第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不同钝化剂处理下豇豆对Cd和Zn的吸收和累积第56-57页
     ·不同钝化剂的钝化效果比较第57-58页
   ·讨论第58-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62-63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3页
   ·下一步研究设想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落尺度湿地植被遥感的分类研究
下一篇:渭河西安—咸阳段主要污染物负荷分配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