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7页 |
1.1 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应用背景 | 第9-12页 |
1.1.1 先进制造技术 | 第9-10页 |
1.1.2 电子商务 | 第10-11页 |
1.1.3 虚拟企业 | 第11-12页 |
1.2 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1.2.1 企业的物流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12-13页 |
1.2.2 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3 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和趋势 | 第14-15页 |
1.3.1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 第14页 |
1.3.2 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 第14-15页 |
1.4 课题来源、内容及目的 | 第15-17页 |
1.4.1 课题的来源 | 第15-16页 |
1.4.2 课题的内容和目的 | 第16-17页 |
2.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概念及产品状态监控模型 | 第17-26页 |
2.1 物流介绍 | 第17-19页 |
2.1.1 物流定义 | 第17页 |
2.1.2 物流的分类 | 第17-18页 |
2.1.3 企业物流的结构 | 第18-19页 |
2.2 企业物流信息化 | 第19-20页 |
2.2.1 企业信息化 | 第19-20页 |
2.2.2 企业物流信息化 | 第20页 |
2.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 第20-26页 |
2.3.1 物流信息 | 第20-21页 |
2.3.2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 第21-23页 |
2.3.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 第23-24页 |
2.3.4 军工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与产品状态监控模型 | 第24-26页 |
3. 物流信息管理及产品状态监控远程操作平台结构研究 | 第26-38页 |
3.1 制造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26-29页 |
3.1.1 制造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3.1.2 制造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分析 | 第27-29页 |
3.2 物流信息管理及产品状态监控远程操作平台建模 | 第29-36页 |
3.2.1 IDEF方法介绍 | 第29-32页 |
3.2.2 系统的功能模型图 | 第32-36页 |
3.3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及产品状态监控远程操作平台功能结构图 | 第36-38页 |
4.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及产品状态监控远程操作平台支持技术 | 第38-53页 |
4.1 Internet技术 | 第38-42页 |
4.1.1 Internet技术 | 第38页 |
4.1.2 Web技术 | 第38-41页 |
4.1.3 Intranet技术 | 第41-42页 |
4.2 数据库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 第42-48页 |
4.2.1 C/S模式 | 第42-44页 |
4.2.2 B/S模式 | 第44-45页 |
4.2.3 分布式对象技术 | 第45-48页 |
4.3 数据库技术 | 第48-50页 |
4.3.1 数据库系统 | 第48-49页 |
4.3.2 数据库设计 | 第49-50页 |
4.4 ASP技术 | 第50-53页 |
4.4.1 ASP介绍 | 第50-51页 |
4.4.2 ASP原理 | 第51-53页 |
5. 物流信息管理及产品状态监控远程操作平台的实现 | 第53-66页 |
5.1 总体设计 | 第53-55页 |
5.1.1 网络的拓扑结构确定 | 第53-54页 |
5.1.2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54-55页 |
5.2 详细设计 | 第55-63页 |
5.2.1 Web程序结构 | 第55-59页 |
5.2.2 Web程序设计 | 第59-61页 |
5.2.4 Windows程序结构 | 第61页 |
5.2.5 Windows程序编写 | 第61-62页 |
5.2.6 数据库设计 | 第62-63页 |
5.2.7 数据库的实现 | 第63页 |
5.3 网络安全设计 | 第63-64页 |
5.3.1 网络安全措施 | 第63-64页 |
5.3.2 数据库安全策略及实现 | 第64页 |
5.4 系统实现 | 第64-66页 |
6.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论文声明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