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
| 前言 | 第1-16页 |
| 第一章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涵义 | 第16-19页 |
| ·问题银行的界定 | 第16页 |
|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阶段性界定 | 第16-19页 |
|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 ·问题银行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9-21页 |
|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必然性 | 第21-22页 |
|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法律规制的国际比较 | 第25-36页 |
| ·美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法律规制 | 第25-29页 |
| ·美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定主管机构 | 第25-26页 |
| ·美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具体制度建构 | 第26-28页 |
| ·存款人利益的保护(存款保险制度) | 第28-29页 |
| ·英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法律规制 | 第29-32页 |
| ·英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负责机构 | 第29页 |
| ·英国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方式 | 第29-31页 |
| ·英国的存款保护计划 | 第31-32页 |
| ·日本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法律规制 | 第32-34页 |
| ·日本问题银行的监管机构 | 第32-33页 |
| ·日本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制度安排 | 第33-34页 |
| ·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反思 | 第36-53页 |
| ·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现状 | 第36-41页 |
| ·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实践 | 第36-38页 |
| ·与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相关的制度安排 | 第38-40页 |
| ·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方式的法律规制 | 第40-41页 |
| ·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存在问题的一般分析 | 第41-53页 |
| ·银行业行政化特征 | 第41-47页 |
| ·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 第47-50页 |
| ·政府的社会角色 | 第50-51页 |
| ·金融改革滞后的不利影响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建构 | 第53-60页 |
| ·法律规制的建构与完善 | 第53-54页 |
| ·监管主体的独立 | 第54-55页 |
| ·政府在问题银行市场退出中的职能转换 | 第55-56页 |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 第56-58页 |
| ·存款保险制度 | 第58-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后记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