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水汽、凝结和降水论文--降水论文

我国近500年格点式降水量距平场复原方法的改进、分析和西部代用记录的研讨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6-13页
 1 古气候研究的各种代用资料概述第7-8页
 2 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些进展第8-11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8-9页
     ·历史文献研究第8页
     ·冰芯研究第8-9页
     ·树木年轮研究第9页
     ·各种代用资料综合运用研究第9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9-11页
     ·历史文献的研究第10页
     ·冰芯的研究第10-11页
     ·树木年轮研究第11页
 3 本项研究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一章 前期方法的复查和完善第13-27页
   ·前期方法简介第13-14页
     ·资料构成和资料形式第13页
     ·文献记载中降水信息的检索和初始赋值方法第13-14页
     ·格点式降水量距平场的生成第14页
   ·对原反演方法的复查和改进第14-24页
     ·复查第15-17页
     ·历史文献记录检索和初始赋值方法的改进第17-18页
     ·历史文献记录的初始赋值第18页
     ·采用改进方案经初始赋值得到的资料地点降水量距平介绍第18-21页
     ·器测降水量资料初始赋值方法的改进第21-23页
     ·近500年降水量距平场的生成第23-24页
   ·补充文献记录资料的尝试第24-27页
第二章 初始赋值方法及改进方案的合理性验证第27-34页
   ·文献记载中旱涝信息初始赋值方法的合理性验证第27页
     ·可用历史文献资料增加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第27页
     ·采用三类降水量距平场描述旱涝状况是合理的第27页
   ·文献记载中旱涝信息初始赋值方法的合理性验证第27-28页
   ·改进方案的合理性验证第28-31页
   ·近500年格点式降水量距平场的检验第31-34页
     ·简单对比第31-32页
     ·误差缩减值第32-33页
     ·x~2检验第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近500年我国东部地区旱涝面积变化及旱涝分布类型第34-57页
   ·区域的划分第34页
   ·旱涝指标的选定第34-37页
     ·用“比值法”定义旱涝指标第35-36页
     ·用“差值法”定义旱涝指标第36-37页
   ·近500年来各区域旱涝面积变化第37-51页
     ·全区域旱涝面积变化第37-39页
     ·南方北方两区域旱涝面积变化第39-44页
     ·华南华北及江淮三区域旱涝面积变第44-51页
   ·近500年我国东部地区旱涝分布类型第51-57页
     ·旱涝分布类型的划分第51-54页
     ·旱涝分布类型的时空变化第54-57页
第四章 我国西部降水代用资料研讨第57-68页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代用记录概述第57-63页
     ·冰芯研究第57-58页
     ·湖泊沉积研究第58-59页
     ·地层沉积物研究第59-60页
     ·树木年轮研究第60-62页
     ·石笋研究第62-63页
   ·西部地区过去降水变化研究的初步探讨第63-68页
     ·利用西部地区代用资料扩大格点式降水量距平场的尝试第63-64页
     ·西部地区单个地点降水变化与东部地区各区域旱涝面积变化、旱涝分布类型做简单对比分析第64-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68-71页
   ·结论第68-69页
   ·问题与讨论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个人简介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证据法上推定问题之研究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