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1 引言 | 第7-17页 |
1.1 背景 | 第7页 |
1.2 概率安全与可靠性 | 第7-8页 |
1.3 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8-15页 |
1.3.1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 第9页 |
1.3.2 马尔可夫模型 | 第9-10页 |
1.3.3 蒙特卡罗方法 | 第10页 |
1.3.4 可靠性方块图 | 第10-12页 |
1.3.5 故障树分析方法 | 第12-14页 |
1.3.6 GO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1.4 GO法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 课题的任务 | 第16-17页 |
2 GO法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2.1 GO法原理 | 第17-19页 |
2.1.1 操作符 | 第17-18页 |
2.1.2 信号流 | 第18-19页 |
2.1.3 GO模拟图 | 第19页 |
2.2 GO法的分析过程 | 第19-21页 |
3 CEFR核岛供电系统 | 第21-25页 |
3.1 供电系统的组成 | 第21页 |
3.2 系统描述 | 第21-22页 |
3.3 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特点 | 第22-23页 |
3.4 GO法分析供电系统的符号表示 | 第23-25页 |
4 CEFR供电系统GO法模型 | 第25-38页 |
4.1 系统状态概率变化的计算 | 第25-30页 |
4.1.1 一种故障模式的系统(部件) | 第25-26页 |
4.1.2 两种故障模式的系统 | 第26-27页 |
4.1.3 两个部件组成的系统 | 第27-29页 |
4.1.4 两部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系统 | 第29-30页 |
4.2 供电系统GO操作符定量计算公式 | 第30-37页 |
4.2.1 两状态单元 | 第30-31页 |
4.2.2 或门 | 第31-32页 |
4.2.3 与门 | 第32-33页 |
4.2.4 备用门 | 第33-36页 |
4.2.5 蓄电池操作符 | 第36-37页 |
4.3 共有信号的处理 | 第37-38页 |
5 程序编制及计算分析 | 第38-53页 |
5.1 程序编制 | 第38-39页 |
5.1.1 程序编制进行的算法处理 | 第38-39页 |
5.1.2 程序编制 | 第39页 |
5.2 供电系统各子系统稳态可靠性计算 | 第39-49页 |
5.2.1 WB11和WB21母线可靠性计算 | 第39-43页 |
5.2.2 应急交流380V母线可靠性计算 | 第43-44页 |
5.2.3 直流220V母线可靠性计算 | 第44-46页 |
5.2.4 保护系统及其安全监测装置供电母线可靠性计算 | 第46-48页 |
5.2.5 W5A、W6A、W9A、W10A、W1H、W2H母线可靠性计算 | 第48-49页 |
5.3 部分母线的动态可靠性计算 | 第49-53页 |
5.3.1 系统分析 | 第49页 |
5.3.2 动态计算 | 第49-53页 |
6 总结 | 第53-54页 |
7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54-55页 |
附录1 程序编制公式 | 第55-59页 |
附录2 中国实验快堆核岛供电系统GO总图 | 第59-60页 |
附录3 中国实验快堆核岛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输入数据 | 第60-62页 |
附录4 核岛供电系统图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