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概述 | 第9-10页 |
1.3 本文的结构与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全IP架构下的基站控制子系统——WAS | 第12-18页 |
2.1 CMT系统网络结构的特点 | 第12-15页 |
2.1.1 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全IP化 | 第12-14页 |
2.1.2 声码器单元的配置位置 | 第14-15页 |
2.2 无线接入服务器子系统(WAS)介绍 | 第15-18页 |
2.2.1 cdma2000空中接口简介 | 第15-17页 |
2.2.2 WAS的功能和结构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空中接口链路层协议研究 | 第18-33页 |
3.1 复用与QoS控制子层研究 | 第18-25页 |
3.1.1 复用子层发送功能 | 第19-20页 |
3.1.2 复用子层接收功能 | 第20-21页 |
3.1.3 MuxPDU类型 | 第21-25页 |
3.2 无线链路协议研究 | 第25-31页 |
3.2.1 RLP_BLOB过程 | 第25-26页 |
3.2.2 初始化过程 | 第26页 |
3.2.3 同步过程 | 第26-27页 |
3.2.4 复位过程 | 第27页 |
3.2.5 数据传输过程 | 第27-31页 |
3.3 协议实现的难点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高速分组业务无线链路层实现的关键问题 | 第33-46页 |
4.1 复用子层的关键实现技术 | 第33-39页 |
4.1.1 伪中断定时触发机制 | 第33-35页 |
4.1.2 询问-再请求的接口机制 | 第35-37页 |
4.1.3 帧格式子类的选用 | 第37-38页 |
4.1.4 反向链路监测 | 第38-39页 |
4.2 无线链路协议的关键实现技术 | 第39-46页 |
4.2.1 采用最佳帧格式增大吞吐量 | 第40-41页 |
4.2.2 对异常序号帧的处理 | 第41-43页 |
4.2.3 延迟帧的判断 | 第43-44页 |
4.2.4 用RLP_BLOB减少不必要的同步过程 | 第44-45页 |
4.2.5 初始化操作时的排序缓冲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共享方式补充信道——提高分组吞吐量的重要手段 | 第46-53页 |
5.1 分组数据业务吞吐量与补充信道分配方法 | 第46-47页 |
5.2 共享补充信道实现涉及的若干重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47-53页 |
5.2.1 SCH的活动集切换 | 第47-48页 |
5.2.2 帧偏移的分配管理 | 第48-49页 |
5.2.3 选择调度算法 | 第49-50页 |
5.2.4 前向功控模式 | 第50-51页 |
5.2.5 WAS间分组软切换的补充信道反馈机制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