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源程序检查发现缓冲区溢出漏洞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8页 |
第二章 缓冲区溢出原理简介 | 第8-16页 |
§2.1 缓冲区溢出的几种方式 | 第8-9页 |
§2.2 用于防止缓冲区溢出的技术 | 第9-14页 |
§2.3 消除缓冲区溢出技术的有效组合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源程序扫描的发展状况 | 第16-19页 |
§3.1 源代码扫描的发展情况 | 第16页 |
§3.2 著名的源代码扫描工具及其应用范围 | 第16-17页 |
§3.3 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 | 第17-19页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9-22页 |
§4.1 简介 | 第19-20页 |
§4.2 基本的设计思想 | 第20页 |
§4.3 实时在线扫描子系统 | 第20-21页 |
§4.4 事后完整扫描子系统 | 第21-22页 |
第五章 实时在线扫描子系统的设计 | 第22-33页 |
§5.1 类型匹配 | 第22-25页 |
§5.2 过程相关 | 第25-29页 |
§5.3 其它检查技术 | 第29-32页 |
§5.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六章 事后完整扫描子系统的设计 | 第33-40页 |
§6.1 静态扫描 | 第33-35页 |
§6.2 动态扫描(故障注入法) | 第35-38页 |
§6.3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七章 成果介绍 | 第40-42页 |
§7.1 开发环境 | 第40页 |
§7.2 开发成果简介 | 第40-42页 |
第八章 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42-45页 |
§8.1 源代码扫描的发展方向 | 第42-43页 |
§8.2 二进制代码扫描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