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引言 | 第9页 |
·编译器发展史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核心技术研究 | 第11-35页 |
·词法分析 | 第11-17页 |
·单词 | 第11页 |
·正则表达式 | 第11-12页 |
·有穷自动机 | 第12-14页 |
·非确定的有穷自动机 | 第14页 |
·由正则表达式构造确定的有穷自动机 | 第14-17页 |
·由正则表达式构造非确定的有穷自动机 | 第14-15页 |
·由非确定的有穷自动机构造确定的有穷自动机 | 第15-16页 |
·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的化简 | 第16-17页 |
·语法分析 | 第17-31页 |
·上下文无关文法 | 第18-19页 |
·推导 | 第18页 |
·语法树 | 第18-19页 |
·文件结束标识 | 第19页 |
·预测分析法 | 第19-21页 |
·FIRST和FOLLOW集合 | 第20-21页 |
·预测分析法的算法描述 | 第21页 |
·LL分析法 | 第21-24页 |
·构造语法分析表 | 第22页 |
·消除左递归 | 第22-23页 |
·LL(1)算法描述 | 第23-24页 |
·LR分析法 | 第24-31页 |
·LR(0)分析法 | 第24-27页 |
·SLR分析法 | 第27-28页 |
·LR(1)分析法 | 第28-30页 |
·LALR分析法 | 第30-31页 |
·语法分析法的层次图 | 第31页 |
·语义分析 | 第31-35页 |
·语义值 | 第31-32页 |
·抽象语法树 | 第32-34页 |
·错误位置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一个编译器的设计 | 第35-49页 |
·SNMP原理与MIB原理 | 第35-37页 |
·SNMP原理 | 第35-36页 |
·MIB原理 | 第36-37页 |
·MIB的词法分析和词法分析器 | 第37-39页 |
·MIB的词法分析和DFA图 | 第37-39页 |
·MIB的词法分析器的构造 | 第39页 |
·MIB的文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器 | 第39-45页 |
·ASN.1语法格式 | 第39-40页 |
·MIB文法格式简介 | 第40-42页 |
·对象标识符类型(OBJECT IDENTIFIER) | 第40页 |
·叶子对象标识符类型(OBJECT-TYPE) | 第40-41页 |
·INTEGER句法(枚举类型) | 第41页 |
·表类型 | 第41-42页 |
·派生类型 | 第42页 |
·基本数据类型 | 第42页 |
·MIBv2中的其他复杂类型 | 第42页 |
·MIB文法分析 | 第42-44页 |
·对单个MIB类型的文法分析 | 第43-44页 |
·对整体MIB文件的文法分析 | 第44页 |
·MIB语法分析器的构造 | 第44-45页 |
·总体设计 | 第45-49页 |
·现有的MIB编译器的产品及MIB编译器的功能 | 第45-46页 |
·流程图 | 第46-47页 |
·模块结构图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编译器生成器的研究及其扩展技术 | 第49-62页 |
·文法归属的算法 | 第49-50页 |
·预测分析法的归属条件 | 第49-50页 |
·LL分析法的归属条件 | 第50页 |
·LR分析法的归属条件 | 第50页 |
·LALR(1)文法到LR(1)文法的扩展 | 第50-56页 |
·基于LALR(1)状态空间的LR(1)文法分析法 | 第50-55页 |
·存储结构 | 第51页 |
·算法描述 | 第51-55页 |
·改进的closure0、goto0、reduce0算法 | 第55-56页 |
·错误报告 | 第56-59页 |
·词法分析的错误报告 | 第56-57页 |
·LL文法的可继续编译式错误报告 | 第57页 |
·LR文法的可继续编译式错误报告 | 第57-59页 |
·使用错误符号的回溯 | 第57-58页 |
·全局错误修正 | 第58-59页 |
·编译器自动生成器的技术 | 第59-62页 |
·编译程序自动生成器的分层 | 第59页 |
·编译程序生成器的结构 | 第59-60页 |
·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 | 第60页 |
·语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 | 第60页 |
·语义分析程序生成器 | 第60-61页 |
·后端技术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