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7页 |
试验一 反向间接血凝红细胞诊断液的研究 | 第17-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材料 | 第17-18页 |
·试验用口蹄疫毒株 | 第17页 |
·试验动物 | 第17页 |
·参考反向诊断液、阳性抗原、阴性抗原 | 第17页 |
·A、O、C、Asia-I型口蹄疫阳性抗原及猪水疱病阳性抗原 | 第17-18页 |
·主要生化试剂及溶液 | 第1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2页 |
·高免血清的制备 | 第18页 |
·免疫球蛋白IgG的粗提 | 第18页 |
·Sephadex G-50柱脱盐 | 第18-20页 |
·EDTA-纤维素柱层析 | 第20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绵羊红细胞的采集、处理、及双醛法固定 | 第20-21页 |
·反向间接血凝诊断液的制备 | 第21页 |
·制备的反向间接血凝诊断液活力和特异性检查 | 第21-22页 |
·制备的反向间接血凝诊断液和参考诊断液对比试验 | 第22页 |
2 试验结果 | 第22-24页 |
·免疫家兔后产生抗体效价结果 | 第22页 |
·柱层析提纯结果 | 第22-23页 |
·制备的反向间接血凝诊断液活力和特异性检查结果 | 第23页 |
·制备的反向间接血凝诊断液和参考诊断液对比结果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26页 |
试验二 正向间接血凝红细胞诊断液的研究 | 第26-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试验用口蹄疫病毒液、红细胞及免疫血清 | 第26页 |
·参考正向诊断液、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 第26页 |
·A、O、C、Asia-I型口蹄疫阳性血清及猪水疱病阳性血清 | 第26页 |
·主要生化试剂及溶液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29页 |
·口蹄疫病毒液的浓缩提纯 | 第27-28页 |
·绵羊红细胞的采集、处理、醛化及鞣酸化 | 第28页 |
·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诊断液的制备 | 第28页 |
·制备的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诊断液的特异性和活力检查 | 第28-29页 |
·制备的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诊断液和参考诊断液对比试验 | 第29页 |
2 试验结果 | 第29-32页 |
·病毒液浓缩提纯结果 | 第29-30页 |
·制备的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诊断液活力和特异性检查结果 | 第30页 |
·制备的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诊断液和参考断液对比试验结果 | 第30-32页 |
3 讨论 | 第32-35页 |
·影响病毒浓缩、提纯的因素 | 第33页 |
·影响红细胞醛化的因素 | 第33页 |
·影响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诊断液制备的因素 | 第33页 |
·影响口蹄疫的正向间接血凝实验的因素 | 第33-34页 |
·正向间接血凝诊断液活力和特异性检验及对试验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