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8-10页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三、课题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第二部分 课题的理论构思 | 第10-16页 |
一、教师问题行为的界定 | 第10页 |
二、教师问题行为的判断 | 第10-16页 |
第三部分 调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20页 |
一、研究的思路 | 第16-18页 |
二、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 第18-20页 |
第四部分 调查结果——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的基本特点 | 第20-28页 |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二、结论 | 第27-28页 |
第五部分 讨论——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基本特点分析 | 第28-40页 |
一、关于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的总体特征 | 第28-32页 |
二、关于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的教师学年段比较 | 第32-35页 |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的教师年龄比较 | 第35-36页 |
四、关于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的班主任与一般科任教师的比较 | 第36-38页 |
五、关于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的教师城乡比较 | 第38-39页 |
六、关于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的教师学历比较 | 第39-40页 |
七、关于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的教师性别比较 | 第40页 |
第六部分 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与预防、矫正——对当前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预防、矫正建议 | 第40-47页 |
一、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 第40-45页 |
二、改善教师生存环境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