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 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 第8-16页 |
| ·基本概念 | 第8-15页 |
| ·配子发生 | 第8-12页 |
| ·昆虫精子发生 | 第8-9页 |
| ·昆虫卵巢与卵子发生 | 第9-12页 |
| ·中华蚱蜢卵子发生 | 第11-12页 |
| ·凝集素及凝集素受体 | 第12-13页 |
| ·原癌基因 | 第13页 |
|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 第13-14页 |
| ·受精囊 | 第14-15页 |
| ·雄性附腺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中华蚱蜢配子发生过程中花生凝集素受体的研究 | 第16-26页 |
| ·配子发生过程中凝集素受体的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 ·精子发生过程中凝集素受体的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 ·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凝集素受体的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 ·昆虫精子发生过程中凝集素受体的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 ·卵子发生过程中凝集素受体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 ·石蜡切片技术 | 第20页 |
| ·凝集素亲和组织化学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 ·中华蚱蜢精子发生过程中凝集素受体的分布与变化 | 第21-23页 |
| ·中华蚱蜢卵子发生过程中凝集素受体的分布与变化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中华蚱蜢配子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c-kit的研究 | 第26-36页 |
| ·配子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c-kit的研究概况 | 第26-31页 |
| ·原癌基因c-kit的简介 | 第26-27页 |
| ·精子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c-kit表达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 ·卵子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c-kit表达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第31-32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中华蚱蜢精子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c-kit的表达 | 第32-34页 |
| ·中华蚱蜢卵子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c-kit的表达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中华蚱蜢受精囊、雄性附腺及储精囊的显微观察 | 第36-43页 |
| ·研究概况 | 第36-37页 |
| ·昆虫受精囊研究概况 | 第36页 |
| ·昆虫雄性附腺研究概况 | 第36-37页 |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 ·苏木精与伊红染色法 | 第37-38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 ·中华蚱蜢受精囊的初步观察 | 第38-40页 |
| ·中华蚱蜢储精囊及雄性附腺的观察 | 第40-43页 |
| 总结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 附图及图注 | 第53-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