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论文--机械制图论文

基于ObjectARX的三维分形参数化绘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概述第8-12页
     ·“分形几何学”的发展历程第8-9页
     ·分形的定义第9-10页
     ·分形几何与传统几何学相比有什么特点:第10-11页
     ·分形理论的应用领域第11-12页
   ·关于分形图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现状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第12-13页
     ·存在的问题第13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3-16页
     ·课题研究方向的选择第13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分形图形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分形维数第16-19页
     ·什么是分维?9第16-17页
     ·分数维的计算第17-19页
   ·伪随机数生成:第19-21页
     ·InitRand第19页
     ·Rand第19页
     ·RandInt第19-21页
第三章 三维分形的参数化绘图系统构成第21-31页
   ·软件开发环境第21-24页
     ·开发环境的选择第21-22页
     ·AutoCAD与高级语言的接口第22-23页
     ·VisualC++/MFC开发环境第23-24页
     ·开发环境配置第24页
   ·ObjectARX2000简介第24-26页
     ·ObjectARX类库简介第24-25页
     ·ObjectARX Wizard和ObjectARX AddIn第25-26页
   ·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及关键技术第26-30页
     ·创建VC++工作环境第26-27页
     ·添加对话框资源第27页
     ·创建处理程序第27页
     ·修改基本文件第27-28页
     ·编写主程序代码第28页
     ·编译、链接和运行应用程序第28页
     ·加载ObjectARX应用程序第28页
     ·定制下拉菜单第28-29页
     ·自定义工具条的生成第29-30页
   ·参数化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第30-31页
第四章 基于OBJECTARX的三维分形建模方法第31-36页
   ·引言第31页
   ·AutoCAD的建模方法概述第31-32页
     ·三维线框模型(wire frame model)第31-32页
     ·三维表面模型(surface model)第32页
     ·三维实体模型(solid model)第32页
   ·分形建模与实体建模相结合的方式第32-34页
     ·Sierpinski三角形第32-33页
     ·Sierpinski三角形的算法第33页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第33-34页
     ·分形建模与实体建模方式的结合第34页
   ·着色与渲染第34-35页
   ·结束语第35-36页
第五章 基于OBJECTARX的分形实体树模型的建立第36-42页
   ·创建实体树的设计要求第36页
   ·Cayley树的数学模型第36-38页
     ·二维Cayley树的数学模型第36-37页
     ·三维Cayley树的数学模型第37-38页
   ·分形实体树模型的建立第38-41页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第38-39页
     ·三维Cayley树的递归生成算法[23~第39-40页
     ·树叶的模拟第40-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第六章 随机分形地形生成第42-48页
   ·引言第42页
   ·三角形中点位移法生成三维分形曲面第42-45页
     ·中点位移法生成分形曲面的步骤第42-43页
     ·中点位移法生成分形曲面的改进算法第43-44页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第44-45页
   ·二维随机网格分形曲面第45-47页
     ·二维随机网格分形曲面算法步骤第45-46页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第46-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第七章 基于IFS的分形图形第48-56页
   ·IFS的理论基础[34~第3548-50页
     ·分形空间第48-49页
     ·分形空间上的压缩映射第49页
     ·迭代函数系统(IFS)第49-50页
   ·迭代函数系统绘制分形图的算法第50-51页
     ·确定性迭代算法第50页
     ·随机迭代算法第50页
     ·两种算法的分析第50-51页
   ·用随机迭代算法模拟自然景物第51-54页
     ·迭代函数系统第3751-51页
     ·压缩映射定理第51页
     ·随机迭代算法第51-54页
   ·结束语第54-56页
第八章 其它应用第56-61页
   ·Sierpinski海绵体第56-58页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第57页
     ·通孔泡沫材料孔结构与分形结构第57-58页
   ·混沌及其计算机图像第58-61页
     ·洛伦兹吸引子第58-59页
     ·计算机飞虫吸引子第59-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撰写的论文第65-66页
附录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之初查的法律定位及程序构建
下一篇:低轨卫星扩频通信中的抗窄带干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