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8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实验依据、装置及方法 | 第19-36页 |
| ·青藏铁路格拉段地区的气候特征 | 第19页 |
| ·大气基本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 第19-22页 |
| ·空气间隙及试品绝缘子 | 第22-24页 |
| ·实验设备 | 第24-30页 |
| ·实验接线图 | 第30-31页 |
| ·实验研究的方法 | 第31-36页 |
| ·空气间隙 | 第31-34页 |
| ·绝缘子 | 第34-36页 |
| 第3章 棒—板短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及击穿电压校正 | 第36-54页 |
| ·实验结果 | 第36-46页 |
| ·工频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 | 第36-40页 |
| ·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 ·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 ·高海拔地区棒—板短间隙放电机理分析 | 第46-48页 |
| ·气压对带电质点自由行程的影响 | 第46-47页 |
| ·高海拔地区棒—板短间隙放电机理 | 第47-48页 |
| ·海拔4000 M以上地区棒—板短间隙放电电压的校正 | 第48-54页 |
| ·P型棒—板与Z型棒—板放电特性的比较 | 第49-50页 |
| ·Z型棒—板短间隙放电电压的校正 | 第50-53页 |
| ·海拔4000 m~5500 m地区隧道净空绝缘间隙距离的确定 | 第53-54页 |
| 第4章 海拔4000 M以上地区绝缘子的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 | 第54-72页 |
| ·海拔4000 M以上地区绝缘子的放电实验结果 | 第54-62页 |
| ·工频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 | 第54-59页 |
| ·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 ·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 ·海拔4000 M以上地区绝缘子实验结果分析与校正 | 第62-70页 |
| ·工频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分析与校正 | 第62-66页 |
| ·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分析与校正 | 第66-68页 |
| ·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实验结果分析与校正 | 第68-70页 |
| ·低气压下绝缘子短串的闪络机理分析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