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1 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在新历史条件下面临严峻挑战 | 第9-17页 |
·新时期世界文化发展环境与条件的变化 | 第9-13页 |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不同文化的激荡在文化主权问题上凸现出来 | 第9-10页 |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使得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大 | 第10-11页 |
·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出现新的特点 | 第11-12页 |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 | 第12-13页 |
·传统文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缺陷 | 第13-17页 |
·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使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 第13-14页 |
·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模式的理性缺陷造成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 第14-15页 |
·全面控制型的文化管理体制造成的政府权力和管理能力的悖论 | 第15-17页 |
2 政府文化管理创新的理论资源 | 第17-26页 |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文化政策 | 第17-23页 |
·英国的“去集权化”与“一臂间隔” | 第18页 |
·美国的“无为而治”原则 | 第18-20页 |
·法国的“文化例外”和政府庇护 | 第20-21页 |
·韩国的文化产业新兴 | 第21-23页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文化管理创新 | 第23-26页 |
·“新公共管理”改革对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影响 | 第23-24页 |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对文化体制的启示 | 第24-26页 |
3 我国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和路径 | 第26-35页 |
·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与方向 | 第26-29页 |
·调整政府干预与市场取向的关系 | 第26-27页 |
·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 | 第27-28页 |
·理顺政府宏观调控与企业微观运行的关系 | 第28页 |
·实现限制政府权力和提高调控能力的平衡 | 第28-29页 |
·我国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 | 第29-35页 |
·政府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微观运行领域“退出” | 第29-30页 |
·政府在文化宏观管理领域作用的“强化” | 第30-32页 |
·政府管理职能思路、范围、方式的“转变”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