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能质量装置调控效果的分析与改善
摘 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2-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5-13页 |
·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 | 第5-7页 |
·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 第5-6页 |
·电能质量的普遍定义 | 第6-7页 |
·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及标准 | 第7页 |
·配电网电能质量改善技术 | 第7-11页 |
·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意义 | 第7-8页 |
·传统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改善技术 | 第8-9页 |
·现代配电网电能质量改善技术 | 第9-10页 |
·配电网络中的现代电能质量装置 | 第10-11页 |
·本论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本论文的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论文的最终目标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电能质量装置原理及其调控效果的分析 | 第13-27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3-18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基本类型 | 第13-14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串联补偿方式 | 第14-15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并联补偿方式 | 第15-16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串并联综合补偿方式 | 第16-17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检测原理 | 第17-18页 |
·电能质量装置调控效果的分析 | 第18-25页 |
·电能质量装置应用于配电网中潜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串联型电能质量装置调控效果的分析 | 第19-22页 |
·并联型电能质量装置调控效果的分析 | 第22-25页 |
·配电网结构特点与电能质量装置配置的关系 | 第25-27页 |
·中低压配电网的主要结构特点 | 第25页 |
·影响配电网电能质量装置的因素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配电网电能质量装置调控效果的改善方案 | 第27-42页 |
·建立配电网及电能质量装置的数学模型 | 第27-31页 |
·配电网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数学模型 | 第29-31页 |
·建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状况表 | 第31-36页 |
·构建一个简单的辐射型配电网 | 第31-32页 |
·建立电流畸变状况表(H表) | 第32-34页 |
·建立电压畸变情况表(M表) | 第34-36页 |
·建立电压偏差状况表(N表) | 第36页 |
·配电网电能质量装置的最优配置方案 | 第36-42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基本选择原则 | 第36-37页 |
·电能质量装置类型、数量和位置的确定 | 第37-40页 |
·按经济性进行优化调整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实例计算及仿真校验 | 第42-59页 |
·建立数学模型 | 第42-45页 |
·网络结构分析和数据整理 | 第42页 |
·建立等值电路图 | 第42-43页 |
·计算各网络参数 | 第43-45页 |
·电能质量装置的配置方案 | 第45-55页 |
·并联型电能质量装置的配置 | 第45-49页 |
·串联型电能质量装置的配置 | 第49-54页 |
·确定最终的电能质量装置配置方案 | 第54-55页 |
·仿真校验 | 第55-59页 |
·仿真模型 | 第55-56页 |
·仿真结果 | 第56-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本文结论 | 第59-60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61-63页 |
致 谢 | 第63-64页 |
附 录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