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综述述评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二、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第一节 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理论 | 第18-19页 |
一、 传统经济系统模型 | 第18页 |
二、 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灾害经济学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一、 自然灾害的双重属性 | 第19页 |
二、 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灾害损失评估理论 | 第20-26页 |
一、 价格变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21-24页 |
二、 收入变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三、 物品数量或质量发生变化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现状与主要问题 | 第27-42页 |
第一节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概念与内涵 | 第27-30页 |
一、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概念 | 第27页 |
二、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内涵 | 第27-29页 |
三、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现状 | 第30-37页 |
一、 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三、 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33-37页 |
第三节 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41页 |
一、 灾情统计工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37-38页 |
二、 自然资源的价值损失被忽略 | 第38-39页 |
三、 自然垄断行业产品价值被低估 | 第39页 |
四、 容易出现重复计算问题 | 第39-40页 |
五、 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亟待完善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分析 | 第42-60页 |
第一节 基于国民财富视角的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分析 | 第42-48页 |
一、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国民财富的关系 | 第42-43页 |
二、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范围 | 第43-46页 |
三、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框架 | 第46-48页 |
第二节 自然灾害静态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分析 | 第48-55页 |
一、 评估方法分类 | 第48页 |
二、 市场影响的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 第48-51页 |
三、 非市场影响的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 第51-55页 |
第三节 生命价值损失的评估方法 | 第55-58页 |
一、 生命价值的概念 | 第55-56页 |
二、 人力资本法 | 第56-57页 |
三、 支付意愿法 | 第57-58页 |
四、 小结 | 第58页 |
本章总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实证分析 | 第60-69页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第60-62页 |
一、 理论分析 | 第60-62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62页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 第62-65页 |
一、 数据来源 | 第62-63页 |
二、 模型构建 | 第63-65页 |
第三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