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48页 |
| ·引言 | 第17-18页 |
| ·金属络合染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偶氮金属络合酸性染料 | 第19-22页 |
| ·甲臜金属络合染料 | 第22页 |
| ·铁金属络合染料的研究发展 | 第22-32页 |
| ·金属络合染料的稳定性 | 第23-24页 |
| ·金属络合染料的毒性 | 第24-27页 |
| ·铁金属偶氮络合染料的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 ·偶氮铁金属络合染料的研究 | 第28-31页 |
| ·甲臜铁金属络合染料的研究 | 第31-32页 |
| ·铁金属络合染料的毒性评价 | 第32-37页 |
| ·金属偶氮络合染料的诱变性评价 | 第34-36页 |
| ·络合剂的毒性及Ec_(50) | 第36-37页 |
| ·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 | 第37-40页 |
| ·1:1型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 | 第37-39页 |
| ·1:2型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 | 第39-40页 |
| ·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应用 | 第40-43页 |
| ·1:1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应用 | 第40-41页 |
| ·1:1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染色机理 | 第41-42页 |
| ·1:2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应用 | 第42-4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 第三章 母体染料的合成研究 | 第48-61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染料101(媒介蓝黑R)的合成 | 第48-50页 |
| ·染料102(酸性媒介黑A)的合成 | 第50-53页 |
| ·染料103(媒介枣红BN)的合成 | 第53-56页 |
| ·染料105(C.I.媒介黄37)和染料106的合成 | 第56-58页 |
| ·染料107的合成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偶氮铁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研究 | 第61-87页 |
| ·引言 | 第61-62页 |
| ·1:1偶氮铁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 | 第62-67页 |
| ·染料201的合成 | 第63-65页 |
| ·染料202的合成 | 第65-66页 |
| ·染料203和染料204的合成 | 第66-67页 |
| ·偶氮中性铁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 | 第67-80页 |
| ·染料301和302的合成 | 第68-71页 |
| ·染料302和312的合成 | 第71-74页 |
| ·染料303和313的合成 | 第74-78页 |
| ·染料304和314的合成 | 第78-80页 |
| ·重氮组份为苯胺衍生物的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研究 | 第80-85页 |
| ·染料305和315的合成 | 第80-82页 |
| ·染料306和316的合成 | 第82-83页 |
| ·染料307和317的合成 | 第83-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第五章 偶氮铁金属络合染料光波谱性能的研究 | 第87-105页 |
| ·引言 | 第87页 |
| ·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光谱性质 | 第87-98页 |
| ·偶氮母体媒介染料的光谱特征 | 第88-92页 |
| ·酸性铁金属络合染料的光谱特征 | 第92-94页 |
| ·中性铁金属络合染料的光谱特征 | 第94-98页 |
| ·中性金属络合染料的API-ES(Negative ion)特征 | 第98-103页 |
| ·API-ES质谱的研究方法 | 第99页 |
| ·铁金属络合染料的质谱特征 | 第99-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 第六章 偶氮金属络合染料应用性能研究 | 第105-127页 |
| ·引言 | 第105-106页 |
| ·pH值对偶氮金属络合染料上染率的影响 | 第106-114页 |
| ·pH值对1:1型偶氮铁金属络合染料上染率的影响 | 第106-110页 |
| ·pH值对1:2型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影响 | 第110-114页 |
| ·上色工艺曲线与匀染性的研究 | 第114-121页 |
| ·1:1型偶氮铁金属络合染料的上色曲线和匀染性研究 | 第114-117页 |
| ·1:2型偶氮铁金属络合染料的上色工艺曲线研究 | 第117-121页 |
| ·染料的色度学数据 | 第121-124页 |
| ·染色牢度 | 第124-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27页 |
| 第七章 实验部分 | 第127-138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27-128页 |
| ·主要仪器 | 第1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127-128页 |
| ·染料的合成 | 第128-131页 |
| ·酸性媒介蓝黑R(染料101)的合成 | 第128-129页 |
| ·酸性媒介黑A的合成 | 第129页 |
| ·染料103和104的合成 | 第129-130页 |
| ·染料105和106的合成 | 第130页 |
| ·染料107的合成 | 第130-131页 |
| ·1:1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 | 第131-132页 |
| ·金属络合染料201、202、211、212的合成 | 第131-132页 |
| ·染料203、204和213的合成 | 第132页 |
| ·1:2金属络合染料的合成 | 第132-135页 |
| ·染料301,302,311和312的合成 | 第132-133页 |
| ·染料303、304、313和314的合成 | 第133页 |
| ·染料305、306和316、315的合成 | 第133-134页 |
| ·染料307和317的合成 | 第134页 |
| ·1:2偶氮金属络合染料的精制 | 第134-135页 |
| ·染料的应用 | 第135-137页 |
| ·1:1金属络合染料的染色 | 第135-136页 |
| ·1:2金属络合染料的染色 | 第136-137页 |
| ·羊毛纤维的染色 | 第136-137页 |
| ·丝绸纤维的染色 | 第137页 |
| ·染色牢度的测定 | 第137-138页 |
| 结论 | 第138-140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40-141页 |
|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论著 | 第141-142页 |
| 附录2 作者简介 | 第142-143页 |
| 附录3 染样汇总 | 第143-147页 |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