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公共物品理论的简单回顾 | 第1-9页 |
| 二、 公共物品供给主体政府一元化的现实挑战 | 第9-12页 |
| (一) 公共物品的政府一元主体供给 | 第9页 |
| (二) 公共物品的政府分层供给 | 第9-10页 |
| (三) 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 | 第10-11页 |
| (四) 公共物品的非营利部门供给 | 第11-12页 |
| 三、 公共物品多元化主体供给的可能性分析 | 第12-19页 |
| (一) 公共物品政府一元主体供给存在局限性 | 第12-15页 |
| (二) 公共物品具有层次性 | 第15-16页 |
| (三) 市场供给公共物品具有可能性 | 第16-17页 |
| (四) 非营利部门有能力、也有动力提供某些公共物品 | 第17-19页 |
| 四、 公共物品多元化主体供给的实现 | 第19-25页 |
| (一) 公共物品定义的重新审视 | 第19-20页 |
| (二) 政府、市场和非营利部门多元主体间相互替代,互为补充,实现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 第20-22页 |
| (三) 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范围 | 第22-23页 |
| (四) 市场供给公共物品的范围 | 第23-24页 |
| (五) 非营利部门供给公共物品的范围 | 第24页 |
| (六) 多元主体供给公共物品的模式 | 第24-25页 |
| 五、 中国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探讨 | 第25-33页 |
| (一) 中国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 第26-29页 |
| (二) 中国公共物品供给对策研究 | 第29-33页 |
| 六、 结束语 | 第33-35页 |
| 总结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