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论 | 第5页 |
1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形成 | 第5-10页 |
1.1 全球问题的出现和生态环境危机的严重化 | 第5-6页 |
1.2 反思生态环境危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 第6-8页 |
1.3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建构 | 第8-10页 |
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主要观点 | 第10-21页 |
2.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价值观 | 第10-13页 |
2.2 倡导保证环境、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技术观 | 第13-15页 |
2.3 控制人类人口增长的人口观 | 第15-16页 |
2.4 反对奢侈的物质型消费方式,主张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观 | 第16-21页 |
3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及其环境伦理原则 | 第21-26页 |
3.1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3.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环境伦理原则 | 第22-26页 |
3.2.1 尊重自然的原则 | 第23页 |
3.2.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 第23-24页 |
3.2.3 可持续生存的原则 | 第24-25页 |
3.2.4 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责任的原则 | 第25-26页 |
4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社会道德原则 | 第26-31页 |
4.1 代内环境公正 | 第26-30页 |
4.1.1 国家主权与尊重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环境准则 | 第26-27页 |
4.1.2 共有但有区别责任准则 | 第27-30页 |
4.2 代际环境公正 | 第30-31页 |
5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整合性及其现实意义 | 第31-35页 |
5.1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分歧 | 第31-32页 |
5.2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 | 第32-33页 |
5.3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整合性 | 第33-34页 |
5.4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 第34-3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