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门组织模式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组织理论概述 | 第12-30页 |
·组织理论的演化 | 第12-17页 |
·古典组织理论 | 第12-14页 |
·现代组织理论 | 第14-17页 |
·熵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探讨 | 第17-21页 |
·熵理论与组织管理系统 | 第17-20页 |
·耗散结构理论与组织管理系统 | 第20-21页 |
·组织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21-30页 |
·组织设计的内容、程序 | 第22页 |
·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 | 第22-26页 |
·组织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第3章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部门组织模式现状及问题 | 第30-42页 |
·投资银行的相关概念 | 第30-31页 |
·投资银行的理论含义 | 第30-31页 |
·本文中投资银行概念的界定 | 第31页 |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外部环境 | 第31-36页 |
·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的变迁 | 第31-33页 |
·主承销商的监管制度 | 第33-35页 |
·投资银行业务的竞争格局 | 第35-36页 |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部门组织模式现状 | 第36-40页 |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 | 第37页 |
·我国券商组织结构模式 | 第37-39页 |
·我国券商承销业务流程 | 第39页 |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业务人员的知识结构 | 第40页 |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服务方式 | 第40页 |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部门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第4章 国外投资银行组织模式研究与借鉴 | 第42-50页 |
·国外投资银行组织模式研究 | 第42-47页 |
·国外投资银行业务范围 | 第42页 |
·国外投资银行组织结构模式 | 第42-46页 |
·国外投资银行业务流程 | 第46-47页 |
·服务模式 | 第47页 |
·员工激励机制 | 第47页 |
·对国内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借鉴 | 第47-50页 |
第5章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部门的组织模式分析 | 第50-62页 |
·基于组织理论的组织模式分析 | 第50-55页 |
·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50-51页 |
·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51-53页 |
·组织对环境的选择 | 第53-55页 |
·基于组织理论的组织模式分析结论 | 第55页 |
·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组织模式分析 | 第55-62页 |
·投资银行部门组织模式更替规律 | 第55-60页 |
·组织系统熵值的数学模型 | 第60-62页 |
第6章 我国券商投资银行部门组织模式设计 | 第62-84页 |
·投资银行组织模式的设计原则 | 第62-63页 |
·现阶段投行组织模式的设计思路 | 第63-69页 |
·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 第63-64页 |
·风险控制措施 | 第64页 |
·机构设置与人员分工 | 第64-68页 |
·构建战略联盟 | 第68-69页 |
·券商投资银行部门的新组织模式的初步设计 | 第69-81页 |
·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总部的组织形式 | 第69-70页 |
·投资银行部门内部组织结构模式 | 第70-71页 |
·新组织结构中各部门的职能 | 第71-74页 |
·新组织模式中的业务运作流程 | 第74-75页 |
·新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分析 | 第75-76页 |
·激励制度的调整 | 第76-80页 |
·投资银行部门组织模式变革过程 | 第80-81页 |
·投资银行部门组织模式变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81-82页 |
·券商投资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