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本科专业计算机课程结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 绪论 | 第7-9页 |
| 二. 课程的本质及内涵 | 第9-11页 |
| 三. 课程结构的内涵 | 第11-14页 |
| 四. 课程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一) 课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 (二) 课程结构研究的相关领域 | 第15-16页 |
| (三) 课程结构研究的规范思路 | 第16-17页 |
| 五. 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 | 第17-20页 |
| (一) 系统的特征 | 第17-18页 |
| (二) 系统科学的含义 | 第18页 |
| (三) 系统科学的特点 | 第18-19页 |
| (四) 系统动力学方法 | 第19-20页 |
| 六. 教育目标的研究 | 第20-24页 |
| (一) 学生方面信息来源的研究 | 第20-21页 |
| (二) 社会方面信息来源的研究 | 第21-23页 |
| (三) 学科方面信息来源的研究 | 第23页 |
| (四) 综合性讨论 | 第23-24页 |
| 七. 宏观层次课程结构研究 | 第24-34页 |
| (一) 宏观层次课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5页 |
| (二) 课程结构宏观研究的结构性解释 | 第25-26页 |
| (三) 学科能力互动模型的提出 | 第26-31页 |
| (四) 学科及学科群结构研究 | 第31-34页 |
| 八. 宏观层次课程结构学科组成的实证研究 | 第34-42页 |
| (一) 实证问题的提出 | 第34页 |
| (二)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 (三) 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40-42页 |
| 九. 中观层次课程结构的引申性研究 | 第42-45页 |
| (一) 中观层次课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页 |
| (二) 中观层次课程结构研究思路 | 第42-43页 |
| (三) 中观层次课程结构示范性研究 | 第43-45页 |
| 十. 微观层次课程结构的引申性研究 | 第45-48页 |
| (一) 微观层次课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页 |
| (二) 微观层次课程结构研究思路 | 第45-46页 |
| (三) 微观层次课程结构示范性研究 | 第46-48页 |
| 十一. 研究结果的讨论总结 | 第48-52页 |
| (一) 课程结构多层面一体化研究 | 第48-49页 |
| (二) 课程结构研究思路的总结 | 第49-50页 |
| (三)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50-52页 |
| 注释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