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21页 |
一、祖国医学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1.病因病机 | 第10-11页 |
2.治则 | 第11页 |
3.中药现代化药理研究 | 第11-12页 |
4.内治法 | 第12-13页 |
5.中药外治 | 第13-14页 |
二、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第14-21页 |
1.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概念 | 第14页 |
2.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机制探讨 | 第14-16页 |
3.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 第16-17页 |
4.预防 | 第17-19页 |
5.治疗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34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1.研究病例来源 | 第21页 |
2.病例纳入标准 | 第21页 |
3.病例排除标准 | 第21页 |
4.分组情况 | 第21页 |
5.研究流程 | 第21-22页 |
6.一般资料 | 第22-2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1.治疗方法 | 第23页 |
2.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3.观察指标 | 第24-25页 |
4.终止指标 | 第25页 |
5.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三、结果 | 第26-34页 |
1.病人基础资料 | 第26-27页 |
2.相关资料统计学处理 | 第27-32页 |
3.典型病例 | 第32-34页 |
第三部分 讨论及结语 | 第34-40页 |
一、讨论 | 第34-39页 |
1.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流行病学 | 第34页 |
2.血栓前状态概念 | 第34页 |
3.血液指标在DVT诊断中的意义 | 第34-36页 |
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因素 | 第36页 |
5.建立DVT有效预测机制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6.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具有更高的形成DVT易感性 | 第37-38页 |
7.传统医学的认识 | 第38-39页 |
二、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