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全息存储器的设计和验证
第一章 引 言 | 第1-11页 |
1.1 体全息存储意义、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 存储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体全息及系统理论 | 第11-27页 |
2.1 全息存储基本理论 | 第11-17页 |
2.1.1 光折变效应 | 第11-13页 |
2.1.2 体全息存储理论 | 第13-17页 |
2.1.2.1 体积全息存储 | 第13-14页 |
2.1.2.2 Kogelnik耦合波理论 | 第14-15页 |
2.1.2.3 体全息的角度选择性 | 第15-17页 |
2.2 全息存储系统 | 第17-24页 |
2.2.1 激光器 | 第17-18页 |
2.2.2 光束偏转器件 | 第18-20页 |
2.2.3 图像采集部分 | 第20-21页 |
2.2.4 图像产生器件 | 第21-22页 |
2.2.5 全息存储材料 | 第22-24页 |
2.3 典型系统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小型固体激光器用于全息存储的可行性研究 | 第27-35页 |
3.1 光源的相干性 | 第27-28页 |
3.2 光源的稳定性 | 第28-31页 |
3.2.1 功率稳定性 | 第28-29页 |
3.2.2 频率稳定性 | 第29-31页 |
3.3 改进措施 | 第31-33页 |
3.4 采用小型固体激光器的全息存储实验 | 第33-34页 |
3.5 问题与讨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材料特性研究 | 第35-38页 |
4.1 简单光栅的实验比较 | 第35-36页 |
4.2 图像存储实验验证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小型化全息系统设计 | 第38-52页 |
5.1 系统光学设计 | 第38-44页 |
5.2 系统性能分析和实验验证 | 第44-50页 |
5.2.1 存储容量分析 | 第44-46页 |
5.2.2 曝光时序 | 第46-47页 |
5.2.3 复用存储实验 | 第47-50页 |
5.3 系统机械设计 | 第50-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