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25页 |
1. 研究应力腐蚀开裂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2. 应力腐蚀开裂的基本理论 | 第7-24页 |
2.1. 应力腐蚀开裂试验方法 | 第7-12页 |
2.1.1. 电化学方法 | 第7-8页 |
2.1.2. 力学方法 | 第8-11页 |
2.1.3. 物理方法 | 第11-12页 |
2.2. 冶金因素对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 第12-16页 |
2.2.1. 合金成分的影响 | 第12-14页 |
2.2.2. 热处理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3. 冶金结构和应变的影响 | 第15-16页 |
2.3. 应力腐蚀开裂的机理 | 第16-22页 |
2.3.1. 阳极溶解理论 | 第16-18页 |
2.3.2. 氢致开裂理论 | 第18-20页 |
2.3.3. 其它应力腐蚀开裂机理理论 | 第20-22页 |
2.4. 应力腐蚀开裂的防护措施 | 第22-24页 |
2.4.1. 材料的选择 | 第23页 |
2.4.2. 降低和消除残余应力 | 第23页 |
2.4.3. 有效控制材料所处的环境 | 第23-24页 |
2.4.4. 控制电位 | 第24页 |
3.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标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阴极极化对海水中16Mn钢环境敏感断裂的影响 | 第25-37页 |
1. 前言 | 第25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5-2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2.2. 应力腐蚀实验装置 | 第26-28页 |
2.3. 电化学实验 | 第28-2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9-35页 |
3.1. 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3.1.1. 16Mn钢在海水中的拉伸实验结果 | 第29页 |
3.1.2. 在海水中不同阴极极化电位下16Mn钢的拉伸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3.2. 断口形貌 | 第30-35页 |
3.3. 电化学实验结果 | 第35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5-36页 |
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16Mn钢立管在海洋底部阴极保护下的分析 | 第37-40页 |
1. 16Mn钢在海泥/水中阴极极化后可能产生的现象 | 第37-39页 |
2. 阴极保护的平台立管垂直部位和石油平台底拄相互接触时所产生的现象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不同成分ZnAl合金热浸镀涂层对海水中16Mn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 第40-62页 |
1. ZnAl合金的熔炼工艺过程 | 第40-4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1.2. 熔炼ZnAl合金的组分 | 第40页 |
1.3. 实验设备 | 第40-41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2. 不同成分ZnAl合金热浸镀的工艺条件 | 第43-51页 |
2.1. 热浸镀行业的发展概况 | 第43-45页 |
2.2. 热浸镀ZnAl合金的工艺条件 | 第45-51页 |
2.2.1. 引言 | 第45-46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2.2.3. 实验设备 | 第46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2.2.5. 实验结果 | 第48-51页 |
3. 不同成分ZnAl合金涂层对海水中16Mn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 第51-62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52-61页 |
3.5.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