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盆地北部地下水化学场动态特征及成因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1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研究工作概况 | 第12-14页 |
| ·工作进度 | 第12-13页 |
| ·工作量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理地质背景 | 第14-23页 |
| ·地理概况 | 第14-19页 |
| ·地理位置及交通 | 第14页 |
| ·气候气象 | 第14-15页 |
| ·水文水系 | 第15页 |
| ·地形地貌 | 第15-19页 |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3页 |
| ·地层岩性 | 第19页 |
| ·地质构造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32页 |
| ·地下水概述 | 第23-25页 |
| ·地下水类型 | 第23-24页 |
| ·地下水富集条件 | 第24-25页 |
| ·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 | 第25-32页 |
| ·基岩水水文地质特征 | 第25-29页 |
| ·孔隙水水文地质特征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场动态特征分析 | 第32-63页 |
| ·地下水化学场空间变化规律 | 第32-46页 |
| ·地下水化学特征概述 | 第32-34页 |
| ·地下水TDS和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变化规律 | 第34-38页 |
| ·地下水硬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 第38-40页 |
| ·地下水宏量组分的空间变化规律 | 第40-46页 |
| ·地下水化学场时间变化规律 | 第46-50页 |
| ·基岩水 | 第46-48页 |
| ·孔隙水 | 第48-50页 |
| ·水化学循环典型参数变化特征 | 第50-56页 |
| ·地下水几种污染组分历年检出浓度变化规律 | 第56-63页 |
| ·总铁(TFe) | 第57页 |
| ·磷酸根(PO_4~(3-)) | 第57-58页 |
| ·氮(N) | 第58-61页 |
| ·氟(F)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地下水化学场成因分析 | 第63-73页 |
| ·自然条件对地下水化学场的影响 | 第63-66页 |
|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场的影响 | 第66-73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73-76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不足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