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问题之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基本定义的说明 | 第11-13页 |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1页 |
2. 基本定义的说明 | 第11-13页 |
一、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一) 合同解除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3-15页 |
(二) 合同必须信守与合同自由冲突之平衡 | 第15-19页 |
1. 合同必须信守 | 第15页 |
2. 合同自由 | 第15-17页 |
3. 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价值 | 第17-19页 |
(三) 合同法定解除与违约责任的比较 | 第19-21页 |
二、合同法定解除效力的理论研究与规范考察 | 第21-33页 |
(一) 合同法定解除效力与损害赔偿的关系 | 第21页 |
(二) 合同法定解除效力的理论研究 | 第21-24页 |
1. 合同法定解除效力的主要学说 | 第21-23页 |
2. 对各学说的简要评析 | 第23-24页 |
3. 小结 | 第24页 |
(三) 合同法定解除效力的规范考察 | 第24-33页 |
1. 大陆法系 | 第24-27页 |
2. 英美法系 | 第27-29页 |
3. 国际法律文本 | 第29-32页 |
4. 小结 | 第32-33页 |
三、合同法定解除的损害赔偿范围 | 第33-41页 |
(一) 合同损害赔偿范围界定中有关术语的定义 | 第33-34页 |
1. 英美法系的返还利益、信赖利益和期待利益 | 第33页 |
2. 德国民法上的履行利益、信赖利益和完全性利益(保持利益) | 第33-34页 |
3. 我国《合同法》上的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 | 第34页 |
4. 契约利益 | 第34页 |
5. 小结 | 第34页 |
(二) 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理论学说 | 第34-36页 |
1. 信赖利益损害赔偿主义 | 第35-36页 |
2. 履行利益损害赔偿主义 | 第36页 |
3. 契约利益损害赔偿主义 | 第36页 |
(三) 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规范考察 | 第36-40页 |
1. 大陆法系 | 第36-37页 |
2. 英美法系 | 第37-38页 |
3. 国际法律文本 | 第38-40页 |
(四)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 第40-41页 |
四、我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 第41-49页 |
(一)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 第41-42页 |
(二) 我国合同法中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存在的争议 | 第42-45页 |
1. 合同法起草过程中合同解除损害赔偿范围规则的演变 | 第42-43页 |
2. 我国理论界关于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的观点 | 第43-44页 |
3. 我国实务界关于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的做法 | 第44-45页 |
(三)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的界定 | 第45-46页 |
1. 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 | 第45-46页 |
2. 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之外的损害赔偿 | 第46页 |
3. 解除权人因免除合同履行义务所获利益的扣除 | 第46页 |
(四)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后违约金条款适用问题 | 第46-49页 |
1. 我国理论界的观点 | 第46-47页 |
2. 我国司法实务中的做法 | 第47-48页 |
3.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