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拟南芥 | 第8页 |
| ·植物的抗病反应 | 第8-11页 |
| ·植物类病斑突变体 | 第11-13页 |
| ·U-box蛋白及ARM重复蛋白 | 第13-16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Atspl11突变体基因型和表型鉴定 | 第18-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 ·DNA水平上的突变体基因型鉴定 | 第22-23页 |
| ·Real-time 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 | 第23页 |
| ·Atspl11突变体的表型 | 第23-25页 |
| ·Atspl11突变体细胞死亡的检测 | 第25-27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AtSpl11基因的功能互补、过量表达和RNAi试验 | 第28-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4-36页 |
| ·转基因苗的鉴定 | 第36-38页 |
| ·过量表达、互补和AtSpl11-RNAi转基因苗的表型 | 第38-39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AtSpl11抗病功能的分析 | 第40-5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 ·Atspl11对病原细菌的反应 | 第43-46页 |
| ·Atspl11对病原真菌的反应 | 第46-48页 |
| ·抗病相关基因在Atspl11体内的表达情况 | 第48-50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AtSPL11蛋白功能分析 | 第52-6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 ·AtSPL11与SPL11蛋白结构与序列的比较 | 第55-56页 |
| ·AtSPL11蛋白泛素连接酶活性分析 | 第56-58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附录一 质粒图谱 | 第67-68页 |
| 附录二 缩写 | 第68-70页 |
| 附录三 引物序列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