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7页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 第17-25页 |
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含义及特点 | 第17-20页 |
·社会保障的含义及特点 | 第17-18页 |
·社会保障是一个行为过程 | 第17页 |
·社会保障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 第17页 |
·社会保障是一种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行为 | 第17页 |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 | 第17页 |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符合法律规定标准的社会成员 | 第17-18页 |
·社会保障是通过国家立法或行政措施来推行和实施的 | 第18页 |
·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 第18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含义及特点 | 第18页 |
·最低生活保障 | 第18页 |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第18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8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含义及特点 | 第18-20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含义 | 第18-19页 |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特点 | 第19-20页 |
2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 第20-25页 |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最低纲领 | 第20-21页 |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对传统农村社会救济制度进行制度创新的迫切要求 | 第21-22页 |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护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保证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机制 | 第22-23页 |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避免农村产生两极分化现象的重要保证 | 第23-24页 |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中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第25-32页 |
1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 第25-29页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25-27页 |
·城市低保制度的创立和推广阶段 | 第25-26页 |
·城市低保制度的提高和完善阶段 | 第26-27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2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 | 第29-32页 |
·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 第29页 |
·要端正思想,给广大农民以“国民待遇” | 第29页 |
·要科学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 | 第29-30页 |
·要合理筹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 第30页 |
·要准确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 第30-31页 |
·要正确选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方式与保障方式 | 第31页 |
·要以制度创新为基础,整合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32-40页 |
1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现状 | 第32-36页 |
·全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现状 | 第32-35页 |
·区域低保制度建设迅速,低保对象逐步增加 | 第32页 |
·实际补助水平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地方政府制定 | 第32页 |
·因地制宜核定申请人收入,东部看差额中西部重评议 | 第32-33页 |
·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到人到户,中央财政实施 | 第33页 |
·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农村低保工作稳步推进 | 第33-35页 |
·江苏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现状 | 第35-36页 |
2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思想认识不够 | 第36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总体上进展缓慢,覆盖面低 | 第36-37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界定标准上有困难 | 第37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 第37-38页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亟待规范化 | 第38页 |
·农村社会保障现有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形势的变迁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国外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发展与经验借鉴 | 第40-45页 |
1 国外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基本做法 | 第40-43页 |
·重视农村社会救助的立法 | 第40-41页 |
·从国情出发确定农村社会救助的内容 | 第41-42页 |
·不断调整农村社会救助的标准 | 第42页 |
·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救助资金 | 第42-43页 |
2 国外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5页 |
·立法是根本保证 | 第43页 |
·应保尽保是基本目标 | 第43-44页 |
·动态化管理是总体要求 | 第44页 |
·多渠道筹资是必然选择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 | 第45-51页 |
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 第45-46页 |
2 严格界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 第46页 |
3 确立科学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 第46-47页 |
4 科学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第47页 |
5 多方筹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 第47-48页 |
6 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 | 第48-50页 |
7 依法规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