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磷素概述 | 第12-13页 |
·磷素的形态及分级 | 第13页 |
·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态 | 第13页 |
·土壤中磷素的分级方法 | 第13页 |
·土壤无机磷的分级方法 | 第13页 |
·土壤有机磷的分级方法 | 第13页 |
·土壤有机磷形态 | 第13-14页 |
·有机磷组分含量及土壤剖面分布规律 | 第13-14页 |
·施肥对土壤有机磷的影响 | 第14页 |
·施入外援腐植酸对土壤有机磷的影响 | 第14页 |
·土壤无机磷形态 | 第14-16页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无机磷的影响 | 第14-15页 |
·施肥对土壤无机磷的影响 | 第15页 |
·无机磷的组分含量及剖面分布规律 | 第15页 |
·其它因素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第15-16页 |
·有机酸对土壤中磷素的活化 | 第16页 |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研究 | 第16页 |
·土壤中磷的吸附与解吸 | 第16-17页 |
3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17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样地设置与土样采集 | 第17-18页 |
·土壤全磷的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 | 第19页 |
·土壤无机磷浸提方法 | 第19页 |
·土壤有机磷的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添加凋落物对土壤各磷形态影响模拟实验方法 | 第20页 |
·添加 CaCO_3对土壤各磷形态影响模拟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模拟酸雨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实验方法 | 第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2-61页 |
·杉木林生态系统转换过程中土壤磷形态的时空格局 | 第22-52页 |
·土壤全磷 | 第22-25页 |
·土壤速效磷 | 第25-28页 |
·土壤磷素的有效性 | 第28-29页 |
·土壤无机磷形态 | 第29-44页 |
·土壤 Al-P | 第29-32页 |
·土壤 Ca-P | 第32-35页 |
·土壤 Fe-P | 第35-39页 |
·土壤 O-P | 第39-42页 |
·土壤无机磷形态的组成特征 | 第42-43页 |
·无机磷形态与土壤速效磷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土壤有机磷形态 | 第44-49页 |
·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含量特征 | 第44-46页 |
·土壤有机磷形态的组成特征 | 第46-49页 |
·土壤有机磷形态与速效磷的相关分析 | 第49页 |
·土壤各磷形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49-52页 |
·各系统 0-20 ㎝层土壤各磷形态指标的 PCA 排序 | 第49-51页 |
·各系统 20-40 ㎝层土壤各磷形态指标的 PCA 排序 | 第51-52页 |
·森林土壤无机磷形态的调控机理研究 | 第52-61页 |
·添加凋落物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第52-57页 |
·外源 CaCO_3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第57-59页 |
·模拟酸雨实验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 第59-61页 |
6 讨论 | 第61页 |
7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