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人物中的色彩语言分析兼论当代灰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概述)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中西方色彩语言的发展 | 第10-15页 |
一、中国古代色彩的发展 | 第10-12页 |
二、西方色彩的源起与创造 | 第12-14页 |
三、西方色彩语言的融入对中国画色彩的影响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工笔人物的色彩在初期的演变 | 第15-22页 |
一、人物画的色彩流变 | 第15-21页 |
二、古典哲学对色彩语言的渗透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现代工笔人物在“中西融合”中的探索 | 第22-25页 |
一、“中西融合”的社会背景 | 第22-23页 |
二、 融合中西的新特点以及其色彩的表现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解析色相以及当代灰调 | 第25-39页 |
一、色相在视觉心理上的表现 | 第25-26页 |
二、当代色彩的现状 | 第26-27页 |
三、灰调的含义 | 第27-30页 |
四、当代工笔人物中灰调作品的分析 | 第30-33页 |
五、灰调的广泛表现 | 第33-39页 |
第五章 工笔人物色彩的融合与超越 | 第39-40页 |
一、工笔人物色彩的融合与超越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