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4页 |
第一节 NO和CO的危害和治理方法 | 第13-17页 |
·NO的危害及来源 | 第13-14页 |
·CO的危害及来源 | 第14-15页 |
·脱除NO的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节 CO非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研究 | 第17-26页 |
·NO+CO反应的催化剂 | 第17-21页 |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7页 |
·非贵金属及其氧化物催化剂 | 第17-19页 |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 第19-20页 |
·其它催化剂 | 第20-21页 |
·NO+CO的反应机理 | 第21-22页 |
·CuO催化剂上NO+CO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22-26页 |
·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及解离 | 第22-23页 |
·CuO催化剂的物种分布和反应活性 | 第23-25页 |
·CuO催化剂上NO+CO的反应机理 | 第25-26页 |
第三节 TiO_2的性质及其作用 | 第26-29页 |
·TiO_2的物理性质 | 第26-27页 |
·TiO_2的催化性质 | 第27页 |
·TiO_2在脱除NO中的作用 | 第27-29页 |
第四节 Ce_xTi_(1-x)O_2复合氧化物的研究及作用 | 第29-32页 |
·CeO_2在NO+CO反应中的作用 | 第29-30页 |
·Ce_xTi_(1-x)O_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32页 |
第五节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32-34页 |
·立题依据 | 第32-33页 |
·研究目标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44-50页 |
第一节 催化剂制备 | 第44-46页 |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载体制备 | 第45-46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6页 |
第二节 催化剂活性评价与表征 | 第46-50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6-47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7-50页 |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 | 第47-48页 |
·TG-DTA测定 | 第48页 |
·XRD物相测定 | 第48页 |
·H_2-TPR测定 | 第48-49页 |
·Raman测定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e_xTi_(1-x)O_2复合氧化物及负载CuO对NO还原性能的影响 | 第50-64页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Ce_xTi_(1-x)O_2复合氧化物的合成 | 第50页 |
·CuO/Ce_xTi_(1-x)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50页 |
·NO+CO反应活性的评价 | 第50-51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1页 |
第二节 CuO/Ce_xTi_(1-x)O_2对NO+CO的活性评价 | 第51-54页 |
·加水量不同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1页 |
·铈钛比不同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负载量对CuO/Ce_(0.2)Ti_(0.8)O_2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焙烧温度对12%CuO/Ce_(0.2)Ti_(0.8)O_2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第三节 CuO/Ce_(0.2)Ti_(0.8)O_2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54-60页 |
·Ce_(0.2)Ti_(0.8)O_2及负载CuO后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54-55页 |
·CuO/Ce_(0.2)Ti_(0.8)O_2的物相分析 | 第55-57页 |
·CuO/Ce_(0.2)Ti_(0.8)O_2的H_2-TPR测定 | 第57-58页 |
·CuO/Ce_(0.2)Ti_(0.8)O_2的Raman测定 | 第58-60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四章 CuO/Ce_(0.5)Ti_(0.5)O_2催化剂性能的表征及对NO+CO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64-82页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Ce_xTi_(1-x)O_2复合氧化物的合成 | 第64页 |
·CuO/Ce_xTi_(1-x)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64页 |
·NO+CO反应活性的评价 | 第64-65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65页 |
第二节 CuO/Ce_xTi_(1-x)O_2对NO+CO的反应活性研究 | 第65-68页 |
·不同负载量的CuO/Ce_(0.4)Ti_(0.6)O_2的活性比较 | 第65页 |
·不同负载量的CuO/Ce_(0.2)Ti_(0.8)O_2的催化活性 | 第65-66页 |
·不同负载量的CuO/Ce_(0.5)Ti_(0.5)O_2对NO+CO的催化活性 | 第66-68页 |
第三节 CuO/Ce_(0.5)Ti_(0.5)O_2催化剂的结构 | 第68-71页 |
·CuO/Ce_(0.5)Ti_(0.5)O_2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68-70页 |
·Ce_(0.5)Ti_(0.5)O_2的TG-DTA测定 | 第70-71页 |
第四节 CuO/Ce_(0.5)Ti_(0.5)O_2对NO+CO的反应活性研究 | 第71-73页 |
·600℃高温焙烧的CuO/Ce_(0.5)Ti_(0.5)O_2对NO+CO的反应活性 | 第71-72页 |
·不同温度焙烧的14%CuO/Ce_(0.5)Ti_(0.5)O_2对NO+CO的反应活性 | 第72-73页 |
第五节 CuO/Ce_(0.5)Ti_(0.5)O_2催化剂的性能表征 | 第73-79页 |
·CuO/Ce_(0.5)Ti_(0.5)O_2的H_2-TPR测定 | 第73-75页 |
·CuO/Ce_(0.5)Ti_(0.5)O_2的XRD物相分析 | 第75-77页 |
·CuO/Ce_(0.5)Ti_(0.5)O_2的Raman测定 | 第77-79页 |
第六节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五章 Ce_(0.2)Ti_(0.8)O_2复合氧化物上负载CuO对NO还原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82-97页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Ce_(0.2)Ti_(0.8)O_2复合氧化物的合成 | 第82-83页 |
·CuO/Ce_(0.2)Ti_(0.8)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83页 |
·NO+CO反应活性的评价 | 第83页 |
·催化剂性能的表征 | 第83页 |
第二节 CuO/Ce_(0.2)Ti_(0.8)O_2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83-86页 |
·CuO/Ce_(0.2)Ti_(0.8)O_2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83-85页 |
·Ce_(0.2)Ti_(0.8)O_2的TG-DTA测定 | 第85-86页 |
第三节 CuO/Ce_(0.2)Ti_(0.8)O_2对NO+CO的反应活性 | 第86-88页 |
·500℃焙烧的不同负载量的CuO/Ce_(0.2)Ti_(0.8)O_2的催化活性 | 第86-87页 |
·不同焙烧温度的12%CuO/Ce_(0.2)Ti_(0.8)O_2的活性研究 | 第87-88页 |
第四节 CuO/Ce_(0.2)Ti_(0.8)O_2催化剂性能的表征 | 第88-93页 |
·CuO/Ce_(0.2)Ti_(0.8)O_2的H_2-TPR测定 | 第88-90页 |
·CuO/Ce_(0.2)Ti_(0.8)O_2的XRD物相分析 | 第90-92页 |
·CuO/Ce_(0.5)Ti_(0.5)O_2的Raman测定 | 第92-93页 |
第五节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个人简介 | 第97页 |
硕士期间己投稿或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页 |
参加全国学术讨论会 | 第97页 |
申请的发明专利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