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诗歌中的日本形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学术盲点分析 | 第9-10页 |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新视野 | 第10-11页 |
2 日本入侵对中国诗坛的震荡 | 第11-15页 |
·中国抗战诗歌中的日本入侵 | 第11-12页 |
·“救亡”的时代呼声与日本形象的凸显 | 第12-15页 |
3 中国抗战诗歌中的日本形象 | 第15-32页 |
·侵华日本形象 | 第15-22页 |
·日本军官形象 | 第15-17页 |
·日本士兵形象 | 第17-20页 |
·日本军队形象 | 第20-22页 |
·战时的日本社会 | 第22-29页 |
·日本自然风貌 | 第22-23页 |
·日本城市景象 | 第23-25页 |
·日本政府形象 | 第25-26页 |
·日本平民形象 | 第26-27页 |
·日本反战文人 | 第27-29页 |
·结论:日本形象在空间与时间里的双线变迁 | 第29-32页 |
4 日本形象背后的中国诗人 | 第32-56页 |
·对日本形象的接受 | 第32-39页 |
·日本“倭”形象的承续与变异 | 第32-34页 |
·战场经历与异域体验 | 第34-37页 |
·迷狂心理与清醒思维 | 第37-39页 |
·对日本形象的阐释 | 第39-51页 |
·憎恨怜悯与孤独亲和的情感符号 | 第39-41页 |
·隐喻的诗歌意象与凝固的他者套话 | 第41-46页 |
·传统的意识形态与颠覆的乌托邦 | 第46-51页 |
·结论:从“倭夷”到“他者”的视野变化 | 第51-56页 |
5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