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监内农村女性罪犯的宽和司法处遇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农村女性罪犯的特点 | 第10-16页 |
·文化水平低 | 第10-11页 |
·平均年龄较轻 | 第11页 |
·家庭普遍贫穷 | 第11-12页 |
·婚姻状况不佳 | 第12-13页 |
·子女生活状况差 | 第13-14页 |
·犯罪类型相对集中 | 第14-16页 |
第2章 监内农村女性罪犯司法处遇的特点 | 第16-23页 |
·刑期偏长 | 第16页 |
·处遇级别偏低 | 第16-18页 |
·服刑期间的奖惩特点 | 第18-23页 |
·奖励分适用多,离监探亲适用少 | 第18-20页 |
·减刑适用多,假释适用少 | 第20-23页 |
第3章 对监内农村女性罪犯实施宽和司法处遇的依据 | 第23-29页 |
·实施宽和的司法处遇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刑法谦抑性原则 | 第23-24页 |
·刑罚个别化原则 | 第24-25页 |
·刑罚社会化原则 | 第25页 |
·实施宽和司法处遇的现实依据 | 第25-27页 |
·符合人类刑罚文明的发展趋势 | 第25页 |
·符合当前构建社会和谐,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 第25-26页 |
·符合我国狱政改革的需要 | 第26-27页 |
·实施宽和的司法处遇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 第27页 |
·农村女性罪犯的特点决定可以适用宽和的司法处遇 | 第27页 |
·狱外行刑机构建立有现成资源可利用 | 第27-29页 |
第4章 监内农村女性罪犯实施宽和司法处遇的措施 | 第29-36页 |
·非监禁化措施 | 第29-30页 |
·奖励措施 | 第30-34页 |
·提升处遇级别 | 第30-31页 |
·扩大离监探亲的适用 | 第31-32页 |
·扩大假释的适用 | 第32-34页 |
·教育改造措施 | 第34-36页 |
·加强文化、技术教育 | 第34页 |
·进行心理矫治 | 第34-35页 |
·导入社会性别意识教育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