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第1-9页
引言第9-31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6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26-29页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与有待进一步深化的内容第29-31页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相关理论第31-53页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1-37页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第31-34页
  二、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概念第34-36页
  三、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概念第36-37页
 第二节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第37-42页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产生的条件第37-38页
  二、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第38-39页
  三、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第39-42页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第42-53页
  一、产业组织理论第42-46页
  二、交易费用理论第46-49页
  三、社会分工协作理论第49-50页
  四、规模经济理论第50-53页
第二章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第53-72页
 第一节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环境第53-57页
  一、自然环境第53-54页
  二、社会经济环境第54-57页
 第二节 东北三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第57-59页
  一、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第57-58页
  二、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第58-59页
  三、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第59页
 第三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第59-72页
  一、龙头企业带动功能逐步强化第60-65页
  二、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第65-68页
  三、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拓第68-70页
  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发展第70-72页
第三章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主要组织模式的分析及评价第72-99页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第72-77页
  一、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第73-74页
  二、利益联结形式第74-77页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第77-87页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第78-80页
  二、专业市场带动型第80-83页
  三、中介组织带动型第83-87页
 第三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发展现状第87-91页
  一、组织的概况第88页
  二、组织模式的类型与利益联结形式第88-90页
  三、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第90-91页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第91-99页
  一、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评价第91-94页
  二、专业市场带动型评价第94-96页
  三、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评价第96-98页
  四、三种组织模式的比较第98-99页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实证分析第99-113页
 第一节 皓月集团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第99-103页
  一、基本情况第99-100页
  二、运作机制第100-101页
  三、成效与问题第101-103页
 第二节 洮南杂粮杂豆交易市场带动模式第103-107页
  一、基本情况第103-104页
  二、运作机制第104-106页
  三、成效与问题第106-107页
 第三节 泉太镇养猪专业合作社模式第107-113页
  一、合作社产生和基本情况第108-109页
  二、合作社的运作机制第109-111页
  三、合作社的绩效和问题第111-113页
第五章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运行中的问题第113-138页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阶段第113-117页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第113-115页
  二、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第115-116页
  三、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第116-117页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第117-129页
  一、利益机制不健全第117-121页
  二、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第121-124页
  三、发展资金匮乏第124-126页
  四、科技水平低第126-129页
  五、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第129页
 第三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129-138页
  一、市场发育不健全第130-131页
  二、管理和科技人才缺乏第131页
  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第131-136页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第136-138页
第六章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与优选第138-164页
 第一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思路第138-141页
  一、确立主导产业第138-139页
  二、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第139页
  三、壮大龙头企业第139-140页
  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第140-141页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与优选第141-144页
  一、选择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应遵循的原则第141-142页
  二、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创新与优选第142-144页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建议与对策第144-164页
  一、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第145-149页
  二、培育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第149-154页
  三、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第154-157页
  四、解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第157-158页
  五、建设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服务体系第158-161页
  六、转变政府职能第161-164页
结论第164-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9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79-180页
中文摘要第180-183页
Abstract第183-187页
致谢第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下一篇:经济相互依赖条件下的中美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