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一、引言 | 第7-14页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二) 文献述评 | 第8-11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一) 城市规模效益理论 | 第14-15页 |
(二)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 第15-16页 |
(三) 项目区分理论 | 第16-19页 |
三、两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比较 | 第19-29页 |
(一) 主要融资渠道比较 | 第19-23页 |
(二) 资金来源结构比较 | 第23-27页 |
(三) 融资市场化水平比较 | 第27-29页 |
四、两市融资方式差异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一) 城市规模效益不同 | 第29页 |
(二) 政府职能转换进程不同 | 第29-32页 |
(三) 金融生态环境不同 | 第32-34页 |
五、几点启示 | 第34-38页 |
(一) 各地区要因地制宜选择融资方式 | 第34-35页 |
(二) 落后地区应提高融资市场化水平 | 第35-36页 |
(三) 发达地区应不断创新融资方式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论文摘要 | 第45-47页 |
Abstract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