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国家理论论文--国家体制论文

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导论第16-49页
 一、研究缘起第16-20页
 二、观察立足点、分析对象与核心概念第20-28页
  (一) 观察立足点第21-24页
  (二) 分析对象第24-26页
  (三) 核心概念第26-28页
 三、研究方法与操作步骤第28-31页
  (一) 研究方法第28-30页
  (二) 操作步骤第30-31页
 四、问题意识与研究假设第31-32页
  (一) 问题意识第31页
  (二) 研究假设第31-32页
 五、已有研究综述第32-46页
  (一)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研究第32-37页
  (二) 以农民组织化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第37-38页
  (三) 对村民行动问题化研究策略的反思第38-42页
  (四) 对“国家与社会”及其衍生范式的反思第42-46页
 六、论述框架与可能的创新点第46-49页
  (一) 论述框架第46-47页
  (二) 可能的创新点第47-49页
第一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基于理论与历史的演绎第49-73页
 第一节 自生秩序的产生逻辑第49-51页
 第二节 自生秩序的集中体现—村落自主性第51-61页
  一、相关理论回顾第52-53页
  二、村落自主性的体现第53-56页
  三、村落自主性的成因分析第56-61页
 第三节 国家权力的建构性第61-62页
 第四节 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从共同体到社会第62-65页
 第五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在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之间第65-72页
  一、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定义第65-66页
  二、分析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框架第66页
  三、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演变轨迹第66-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二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现状: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第73-107页
 第一节 调查对象和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第73-76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73-75页
  二、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第75-76页
 第二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中的结果性问题第76-85页
  一、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发生频度第76-80页
  二、村民群体性活动能否达成既定目标第80-83页
  三、村民对群体性活动的信心第83-85页
 第三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频度过低的原因分析—精英的视角第85-91页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利益性分析第91-99页
  一、不同类型群体性活动中主导的利益性质第91-92页
  二、村民在群体性活动中的利益结构第92-93页
  三、围绕利益展开的活动过程第93-99页
 第五节 村民的信任与观念结构第99-105页
  一、对抽象国家的态度第99-100页
  二、对各类组织的参加意愿第100-101页
  三、在组织过程中的信任问题第101-102页
  四、村民的亲疏观念与归属感第102-105页
 小结第105-107页
第三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积极面向:对若干成功案例的分析第107-134页
 第一节 文化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第108-111页
 第二节 经济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第111-128页
  一、个案:修路的半成功案例第111-126页
  二、个案:集体追债风波第126-128页
 第三节 政治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第128-131页
  一、土地纠纷解决的两个案例第128-130页
  二、分析第130-131页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何以成功: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视角第131-132页
 小结第132-134页
第四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消极面向:对若干失败案例的分析第134-159页
 第一节 文化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第134-138页
  一、个案:因坟地引起的纠纷第134-136页
  二、个案:松林寺佛教活动被破坏第136-137页
  三、个案:偷菩萨事件第137-138页
 第二节 经济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第138-147页
  一、个案:平塘事件第138-144页
  二、个案:自来水工程第144-147页
 第三节 政治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第147-156页
  一、个案:路为什么弯着修?第147-149页
  二、个案:选举化解村庄矛盾的限度第149-151页
  三、个案:浙西某村的土地纠纷第151-156页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何以失败: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视角第156-158页
 小结第158-159页
第五章 村落秩序的展开逻辑: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政治分析第159-182页
 第一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展开的主要变量:利益-精英-信任第159-169页
  一、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利益性分析第160-165页
  二、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精英与信任分析第165-169页
 第二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结构性特征第169-175页
  一、与村落传统的不衔接第169-172页
  二、与现代国家的不衔接第172-175页
 第三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主要问题—没有产出的政治第175-181页
 小结第181-182页
第六章 从村民群体性活动看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衔接路径第182-204页
 第一节 对“没有产出的政治”的深层分析—村民自组织的视角第182-190页
  一、本文所论“自组织”的内涵第182-184页
  二、农民自组织程度低的深层原因第184-190页
 第二节 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相衔接的路径分析第190-201页
  一、国家进一步介入的路径第190-193页
  二、依靠村落自然生长的路径第193-195页
  三、激活现有的基层党政体制第195-198页
  四、社会组织主动创建的路径第198-199页
  五、通过市场统一村落与国家第199-201页
 第三节 转型村落中的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第201-203页
  一、村落自主性的非平衡性第201页
  二、国家治理资源的非平衡性第201-202页
  三、村落社会双重多元治理结构的必然性第202-203页
 小结第203-204页
结语第204-213页
 一、我国农村发展的困局与相关诊断第204-209页
 二、本文的主要分析之回顾第209-211页
 三、本文的结论:国家帮助村落重律政治共同体第211-213页
附录第213-316页
 附录1: 村民群体性活动访谈提纲第213-221页
 附录2: 关于村民信任结构的访谈提纲第221-222页
 附录3: 调查村情况总表、部分统计结果及白描材料(节选)第222-279页
 附录4: 为什么是这项活动而不是其他活动举行最多?第279-286页
 附录5: 对于村里的群体性活动,您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第286-291页
 附录6: 关于村民信任结构的访谈记录(节选)第291-313页
 附录7: 村民群体性活动总体状况表第313-316页
参考文献第316-328页
后记第328-330页

论文共3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肥内在品质评价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下一篇:规则正义的局限--对权利普遍性规则及其实践合理性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