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

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7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二、选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5-23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第15-19页
  二、关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第19-23页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论文框架第23-25页
  一、研究思路第23-24页
  二、结构安排第24页
  三、难点重点第24-25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25-27页
  一、研究方法第25页
  二、主要创新点第25-26页
  三、不足之处第26-27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对金融发展观的启迪第27-47页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第27-37页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27-33页
  二、可持续发展特征第33-34页
  三、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第34-37页
 第二节 金融发展及其相关理论第37-44页
  一、金融发展的定义第37页
  二、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第37-39页
  三、金融约束论第39-44页
 第三节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第44-47页
  一、金融可持续发展观的由来第44-45页
  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第45页
  三、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第45-47页
第三章 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7-75页
 第一节 银行可持续发展内涵及特征探讨第47-51页
  一、银行可持续发展内涵第47-50页
  二、银行可持续发展特征第50-51页
 第二节 银行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第51-68页
  一、资源因素分析——从金融资源论视角第52-58页
  二、能力因素分析第58-59页
  三、资源与能力整合因素分析——从银行效率视角第59-68页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线性回归分析第68-75页
  一、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线性回归分析第68-72页
  二、影响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第72-75页
第四章 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75-93页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制定第75-77页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75-76页
  二、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第76-77页
 第二节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77-81页
  一、金融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金融协调论和金融效率论第77-79页
  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第79-81页
 第三节 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探讨第81-93页
  一、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经济(财务)指标分析测度法第81-88页
  二、银行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实际银行信贷供求增长率对比法第88-93页
第五章 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第93-151页
 第一节 路径依赖理论第93-95页
  一、诺思的路径依赖理论第93-94页
  二、帕特里克的金融发展路径学说第94-95页
 第二节 银行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第95-99页
 第三节 银行可持续发展路径内容分析第99-151页
  一、银行国际化发展第99-108页
  二、银行网络化发展第108-118页
  三、银行创新化发展第118-124页
  四、银行混业化发展第124-139页
  五、监管统一化、国际化发展第139-151页
第六章 银行风险控制与可持续发展——一个反向视角第151-170页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中的风险问题第151-154页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风险问题第152页
  二、金融风险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第152-153页
  三、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第153-154页
 第二节 银行业风险及生成的理论分析第154-161页
  一、银行业风险及特殊性第154-157页
  二、银行业风险生成的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第157-159页
  三、银行业风险生成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分析第159-160页
  四、银行业风险生成的社会的经济环境的因素分析第160-161页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风险状况分析第161-170页
  一、资产风险第161-162页
  二、资本金风险第162-164页
  三、盈利能力第164-167页
  四、流动性管理第167-168页
  五、金融犯罪风险防范第168-170页
结束语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84页
后记第184-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完美套利条件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下一篇: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