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基本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研究课题的提出与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0页
   ·SRC柱-S梁混合框架结构组成及其特点第10-13页
     ·型钢混凝土(SRC)柱第10-11页
     ·钢梁第11-12页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模态分析第15-24页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第15-17页
   ·分析模型第17-18页
   ·模态分析第18-20页
   ·影响振型的因素第20-24页
     ·SRC柱的含钢率第20页
     ·SRC柱截面型钢形式第20-21页
     ·SRC柱混凝土强度第21-22页
     ·梁柱线刚度比第22页
     ·SRC柱的配筋率第22-24页
第3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第24-27页
   ·风荷载下的变形第24-25页
   ·单向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第25页
   ·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第25-27页
第4章 反应谱分析第27-45页
   ·反应谱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27-28页
   ·振型组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28-29页
   ·方向组合基本方法第29-31页
   ·结构的反应谱分析第31-45页
     ·SRC柱的含钢率第32-34页
     ·SRC柱截面型钢形式第34-36页
     ·SRC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第36-38页
     ·梁柱线刚度比第38-41页
     ·SRC柱的配筋率第41-43页
     ·楼板第43-45页
第5章 时程分析第45-60页
   ·时程分析的基本理论第45-49页
     ·时程分析积分方式第45-47页
     ·阻尼参数的设置第47-48页
     ·地震时程曲线的选取第48-49页
   ·结构时程分析第49-60页
     ·SRC柱截面型钢形式第52-53页
     ·SRC柱的型钢含钢率第53-54页
     ·SRC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第54-56页
     ·梁柱线刚度比第56-58页
     ·SRC柱的配筋率第58-60页
第6章 Pushover分析第60-81页
   ·Pushover理论第60页
   ·塑性铰的确定第60-61页
   ·结构Pushover分析第61-81页
     ·分析模型第61-62页
     ·侧向荷载分布形式的确定第62-63页
     ·算例第63-64页
     ·SRC柱的轴压比第64-66页
     ·SRC柱的型钢含钢率第66-69页
     ·SRC柱的配筋率第69-71页
     ·SRC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第71-73页
     ·SRC柱截面型钢形式第73-75页
     ·梁柱线刚度比第75-79页
     ·建筑高度第79-81页
第7章 结论第81-83页
   ·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第81-82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降作用下1000MW机组空冷支架结构的反应分析
下一篇:低层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