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终端系统研究与设计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VoIP终端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VoIP终端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 ·VoIP终端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 ·VoIP终端的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 ·VoIP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15页 |
| ·论文结构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VOIP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17-32页 |
| ·VoIP的基本传输过程 | 第17-19页 |
| ·VoIP几个相关的技术因素 | 第19-22页 |
| ·VoIP终端的关键技术 | 第22-25页 |
| ·语音压缩编解码技术 | 第22-23页 |
| ·静音抑制及舒适噪音生成 | 第23-24页 |
| ·回波抵消 | 第24页 |
| ·服务质量QoS及网络管理和安全性 | 第24-25页 |
| ·VoIP终端的协议标准 | 第25-32页 |
| ·H.323协议 | 第25-27页 |
| ·SIP协议 | 第27-32页 |
| 第三章 VOIP终端系统整体方案 | 第32-40页 |
| ·VoIP终端的设计目标 | 第32-33页 |
| ·功能目标 | 第32页 |
| ·性能指标 | 第32-33页 |
| ·VoIP终端的方案选择 | 第33-38页 |
| ·纯软件VoIP终端方案 | 第33-34页 |
| ·“DSP+PC”的VoIP终端方案 | 第34页 |
| ·独立VoIP终端方案 | 第34-35页 |
| ·独立VoIP终端的方案及其比较 | 第35-38页 |
| ·VoIP终端的结构与特点 | 第38-40页 |
| ·VoIP终端的结构 | 第38-39页 |
| ·VoIP终端的特点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VOIP终端的硬件设计 | 第40-61页 |
| ·概述 | 第40页 |
| ·语音处理单元 | 第40-48页 |
| ·PCM编解码器 | 第40页 |
| ·AC48801芯片的应用介绍 | 第40-41页 |
| ·AC48801的接口及HPI通信接口硬件电路 | 第41-43页 |
| ·AC48801的功能模块 | 第43-44页 |
| ·AC48801的功能实现过程 | 第44-48页 |
| ·控制管理单元 | 第48-52页 |
| ·TINI硬件结构 | 第48-49页 |
| ·TINI以太网控制器 | 第49-50页 |
| ·TINI的ROM固件 | 第50-51页 |
| ·指令系统及C语言编程 | 第51-52页 |
| ·供电电源 | 第52-53页 |
| ·振铃电路 | 第53-54页 |
| ·拨号键盘 | 第54-57页 |
|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 第57-61页 |
| ·概述 | 第57-58页 |
| ·语音处理模块的PCB设计 | 第58页 |
| ·关于PCB布局的考虑 | 第58-59页 |
| ·关于层叠设计的考虑 | 第59页 |
| ·关于印制电路板的电磁兼容性考虑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VOIP终端软件设计 | 第61-86页 |
|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开源协议对比和选择 | 第61-62页 |
| ·oSIP协议栈分析 | 第62-72页 |
| ·软件整体设计 | 第72-74页 |
| ·终端控制程序模块 | 第74-77页 |
| ·程序初始化 | 第75-76页 |
| ·终端注册 | 第76-77页 |
| ·用户代理模块 | 第77-81页 |
| ·UAC发起呼叫 | 第78-79页 |
| ·UAS接收呼叫 | 第79-80页 |
| ·SIP会话的终止 | 第80-81页 |
| ·语音会话模块 | 第81-86页 |
| ·语音采集编码与解码回放 | 第82-83页 |
| ·实时语音传输 | 第83-86页 |
| 第六章 测试、评价及总结与展望 | 第86-91页 |
| ·测试内容 | 第86-88页 |
| ·一次完整的通话测试 | 第86-88页 |
| ·SIP信令控制(呼叫建立时间)的测试 | 第88页 |
| ·语音质量的测试 | 第88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附录 | 第95-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