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数据库负载自适应的体系结构设计及框架软件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3页
   ·课题研究现状第13-18页
     ·自主计算数据库性能优化第14-16页
     ·自主数据库框架结构设计第16-18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8-20页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第21-37页
   ·负载分类第21-26页
     ·聚类的几个概念第21-22页
     ·相关聚类算法研究第22-24页
     ·聚类分析中的数据类型第24-26页
     ·聚类算法应用第26页
   ·数据库建模第26-30页
     ·逻辑建模第27页
     ·物理设计第27-28页
     ·关于数据库参数的设计第28页
     ·开发软件的接口问题第28-30页
   ·负载相关模型第30-34页
     ·性能评价第30页
     ·性能模型第30-34页
   ·系统监测第34-37页
第三章 数据库负载自适应模型WAAD总体设计第37-49页
   ·负载自适应模型负载特征化部件第38-39页
     ·相关聚类研究第38-39页
   ·负载自适应模型负载性能预测部件第39-43页
   ·数据库负载自适应模型知识库部件第43-46页
     ·目标数据库ORACLE调优第43-44页
     ·知识库部件设计第44-45页
     ·知识库部件应用第45-46页
   ·数据库负载自适应模型WAAD第46-49页
第四章 数据库负载自适应框架实验软件第49-59页
   ·软件模型第49-52页
     ·结构模型第50-51页
     ·工作流模型第51-52页
   ·模型部件设计与实现第52-55页
     ·模型各部件接口设计第52-53页
     ·知识库部件实现第53-55页
   ·软件总体设计第55-59页
     ·客户端设计第55-56页
     ·服务端设计第56-59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9-67页
   ·实验设计第59-63页
     ·负载框架实验设计第59-60页
     ·负载特征化部件实验设计第60-63页
   ·实验环境第6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3-67页
     ·负载框架实验结果分析第64页
     ·负载特征化部件实验结果分析第64-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总结第67页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灾害天气预警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多维优化案例推理检索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