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机组运行性能监测算法与监控组态软件研究开发
| 目录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 ·国内外电厂监测系统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热电厂效率计算方法 | 第20-40页 |
| ·锅炉机组热平衡效率 | 第20-21页 |
| ·锅炉效率计算模型 | 第21-26页 |
| ·正平衡方法 | 第21页 |
| ·反平衡方法 | 第21-24页 |
| ·锅炉经济型指标计算 | 第24-26页 |
| ·锅炉部件热效率计算 | 第26-27页 |
| ·省煤器吸热效率的计算 | 第26-27页 |
| ·过热器的吸热效率计算 | 第27页 |
| ·汽轮机部分效率分析 | 第27-37页 |
| ·等效热降基本原理 | 第29-33页 |
| ·等效热降应用的基本法则 | 第33-34页 |
| ·汽轮机经济性能指标计算 | 第34-37页 |
| ·关于经济性分析的两个难点问题 | 第37-40页 |
| ·求解湿蒸汽烩的改进方法 | 第37-38页 |
| ·灵敏度问题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组态软件图形系统设计 | 第40-60页 |
| ·图形组态功能概述 | 第40-41页 |
| ·图形组态系统的功能 | 第40-41页 |
| ·矢量图 | 第41页 |
| ·图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41-55页 |
| ·基本图元实现 | 第41-43页 |
| ·成组图元实现 | 第43-45页 |
| ·图形交互操作设计 | 第45-47页 |
| ·图形拾取 | 第47-50页 |
| ·图形编辑设计 | 第50-52页 |
| ·文件存储设计 | 第52-55页 |
| ·组态软件的控件设计 | 第55-58页 |
| ·实时趋势曲线概述 | 第55-56页 |
| ·控件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 | 第56-57页 |
| ·AcitveX控件的使用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设计 | 第60-68页 |
| ·实时数据库系统总体概述 | 第60-62页 |
| ·实时数据库简介 | 第60-61页 |
| ·组态软件概述 | 第61-62页 |
| ·实时数据库设计 | 第62-67页 |
| ·设计方案 | 第62-63页 |
| ·功能模块 | 第63-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接口设计与实现 | 第68-77页 |
|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简介 | 第68页 |
| ·TCP/IP网络协议介绍 | 第68-69页 |
| ·Windows Sockets技术 | 第69-71页 |
| ·数据接口层实现 | 第71-77页 |
| ·服务端编程 | 第71-75页 |
| ·客户端编程 | 第75-77页 |
| 第六章 工程实现 | 第77-85页 |
| ·软件结构及数据传输 | 第77-80页 |
| ·软件体系结构 | 第77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77-80页 |
| ·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 第80-83页 |
| ·应用软件说明 | 第80-81页 |
| ·在线监测系统结构描述 | 第81页 |
| ·在线监控系统功能描述 | 第81-83页 |
| ·工程中在线数据处理方法 | 第8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 附录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92-9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