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综述 | 第11-21页 |
| ·基于工频量的故障测距方法 | 第11-15页 |
| ·时域测距法 | 第15-17页 |
| ·行波测距法 | 第17-20页 |
| ·智能化测距法 | 第20-21页 |
|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影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精度的因素及其校正方法 | 第23-39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影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精度的因素 | 第24-30页 |
| ·滤波算法产生的故障定位误差 | 第24-26页 |
| ·输电线路长度和参数不准确产生的故障定位误差 | 第26-30页 |
| ·提高故障定位精度的方法 | 第30-34页 |
| ·傅氏算法的在线校正方法 | 第30-31页 |
| ·单回线参数的在线校正方法 | 第31-33页 |
| ·双回线参数的在线校正方法 | 第33-34页 |
| ·仿真验证 | 第34-37页 |
| ·改进富氏算法后的故障定位精度分析 | 第36页 |
| ·线路参数校正后的故障定位精度分析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同塔双回线电弧故障定位时域算法 | 第39-53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双回线反序网特征 | 第40-44页 |
| ·故障定位算法 | 第44-48页 |
| ·交流电弧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 ·单回线故障测距原理推导 | 第45-47页 |
| ·跨线故障测距原理推导 | 第47-48页 |
| ·仿真验证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时域故障定位方法 | 第53-67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直流电弧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 ·故障定位原理 | 第56-63页 |
| ·直流输电线路相模变换矩阵 | 第56-57页 |
| ·特高压直流线路时域模型 | 第57-59页 |
|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点电压、电流的计算 | 第59-63页 |
| ·仿真验证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行波测距失效的后备测距方法 | 第67-81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行波测距失效情况分析 | 第68-71页 |
| ·单相接地故障(以Ag为例) | 第68-69页 |
| ·两相相间短路(以BC为例) | 第69-71页 |
| ·故障定位原理 | 第71-75页 |
| ·测距算法1 | 第72-73页 |
| ·测距算法2 | 第73-75页 |
| ·仿真验证 | 第75-79页 |
| ·算法1仿真验证 | 第75-77页 |
| ·算法2仿真验证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附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