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2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应用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基于交易的定价方法 | 第20页 |
·基于成本的定价方法 | 第20-21页 |
·基于收益共享的定价方法 | 第21页 |
·基于服务标准的定价方法 | 第21-22页 |
·应用现状总评述 | 第22页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不同竞争环境下的定价 | 第22-23页 |
·不同信息结构下的定价 | 第23-24页 |
·不同决策方式下的定价 | 第24-25页 |
·不同交易周期下的定价 | 第25-26页 |
·服务价格的条款结构 | 第26页 |
·有关定价的其他研究 | 第26-27页 |
·研究现状总评述 | 第27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分析框架 | 第32-46页 |
·问题提出 | 第32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概念模型 | 第32-38页 |
·产品定价决策概念模型及扩展 | 第32-34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要素分析 | 第34-38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分析框架 | 第38-45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交易过程及其特点 | 第38-39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的分析框架 | 第39-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基本模型 | 第46-90页 |
·问题提出 | 第46-47页 |
·服务水平外生时基本定价模型 | 第47-67页 |
·模型概述 | 第47-49页 |
·非合作决策分析 | 第49-53页 |
·制造商对产品产量的决策 | 第49页 |
·服务商对服务价格的决策 | 第49-50页 |
·非合作决策时的均衡 | 第50-53页 |
·合作决策分析 | 第53-56页 |
·合作决策必要性分析 | 第53-54页 |
·系统状态Ⅱ下的合作 | 第54-55页 |
·系统状态Ⅰ下的合作 | 第55-56页 |
·算例及性质分析 | 第56-58页 |
·算例分析 | 第56-57页 |
·基于算例的性质分析 | 第57-58页 |
·引致利益及政策分析 | 第58-66页 |
·引致利益分析 | 第58-66页 |
·基于引致利益的政策分析 | 第66页 |
·本节小结 | 第66-67页 |
·服务水平内生时基本定价模型 | 第67-89页 |
·模型概述 | 第67-69页 |
·非合作决策分析 | 第69-74页 |
·制造商对产品产量的决策 | 第69页 |
·服务商对服务价格的决策 | 第69-70页 |
·制造商对服务水平的决策 | 第70-73页 |
·非合作决策时的均衡 | 第73-74页 |
·合作决策分析 | 第74-76页 |
·合作决策必要性分析 | 第74-75页 |
·系统状态Ⅰ时的合作 | 第75-76页 |
·系统状态Ⅱ时的合作 | 第76页 |
·性质分析 | 第76-86页 |
·比较静态均衡分析 | 第77-80页 |
·动态均衡分析 | 第80-86页 |
·风险及其防范 | 第86-88页 |
·服务商的风险及防范 | 第87页 |
·制造商的风险及防范 | 第87-88页 |
·本节小结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4章 第三方物流服务定价扩展模型 | 第90-132页 |
·问题提出 | 第90-91页 |
·引入不同谈判能力时的定价模型 | 第91-99页 |
·模型描述及谈判基点 | 第91-92页 |
·模型描述 | 第91页 |
·谈判基点 | 第91-92页 |
·不同谈判能力下的均衡 | 第92-96页 |
·实质性谈判必要性及谈判的实质 | 第92页 |
·谈判能力的影响及处理 | 第92-94页 |
·系统状态Ⅰ下的谈判模型及均衡 | 第94-95页 |
·系统状态Ⅱ下的谈判模型及均衡 | 第95-96页 |
·性质分析 | 第96页 |
·风险及防范 | 第96-98页 |
·服务商的风险及防范 | 第96-97页 |
·制造商的风险及防范 | 第97-98页 |
·谈判能力风险及防范 | 第98页 |
·本节小结 | 第98-99页 |
·引入产品市场竞争时的定价模型 | 第99-113页 |
·模型描述 | 第99-101页 |
·非合作决策分析 | 第101-104页 |
·制造商对产品产量的决策 | 第102页 |
·服务商对服务价格的决策 | 第102页 |
·制造商对服务水平的决策 | 第102-103页 |
·非合作决策时的均衡 | 第103-104页 |
·合作决策分析 | 第104-106页 |
·合作决策必要性分析 | 第104-105页 |
·系统状态Ⅰ下的合作决策 | 第105页 |
·系统状态Ⅱ下的合作决策 | 第105-106页 |
·性质分析 | 第106-111页 |
·风险及防范 | 第111-112页 |
·服务商的风险及防范 | 第111-112页 |
·制造商的风险及防范 | 第112页 |
·本节小结 | 第112-113页 |
·引入物流市场竞争时的定价模型 | 第113-131页 |
·模型描述 | 第113-115页 |
·非合作决策分析 | 第115-121页 |
·制造商对产品销量的决策 | 第115页 |
·服务商对服务价格的决策 | 第115-117页 |
·制造商对服务水平的决策 | 第117-119页 |
·非合作决策时的均衡 | 第119-121页 |
·合作决策分析 | 第121-124页 |
·合作决策必要性分析 | 第121-123页 |
·合作决策模型及均衡 | 第123-124页 |
·性质分析 | 第124-128页 |
·风险及防范 | 第128-130页 |
·服务商的风险及防范 | 第128-129页 |
·制造商的风险及防范 | 第129-130页 |
·本节小结 | 第130-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5章 第三方物流定价方法仿真分析 | 第132-161页 |
·问题提出 | 第132-133页 |
·对本文定价方法性质的仿真分析 | 第133-143页 |
·问题描述 | 第133-134页 |
·服务水平外生合作定价方法仿真分析 | 第134-138页 |
·仅成本优势改变时的情形 | 第134-135页 |
·仅产品成本改变时的情形 | 第135-137页 |
·成本优势、产品成本同时改变时的情形 | 第137-138页 |
·本小节小结 | 第138页 |
·服务水平内生合作定价方法仿真分析 | 第138-143页 |
·仅服务能力改变时的情形 | 第139-140页 |
·仅产品成本改变时的情形 | 第140-141页 |
·服务能力、产品成本同时改变时的情形 | 第141-143页 |
·本小节小结 | 第143页 |
·本节小结 | 第143页 |
·与不同定价方法的仿真分析 | 第143-160页 |
·问题描述 | 第143-146页 |
·采用本文合作定价方法的供应链1的决策 | 第146-148页 |
·供应链1的内部决策 | 第146-147页 |
·供应链1的外部决策 | 第147-148页 |
·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供应链2的决策 | 第148-152页 |
·供应链2的内部决策 | 第148-152页 |
·供应链2的外部决策 | 第152页 |
·供应链竞争下链内外部均衡策略及其结果 | 第152-155页 |
·供应链竞争下的外部均衡策略 | 第152-153页 |
·供应链竞争下的内部均衡策略 | 第153-154页 |
·供应链竞争下内外部均衡结果 | 第154-155页 |
·两种定价方法下均衡状态随时间演变规律 | 第155-159页 |
·仅考虑服务能力时的情形 | 第155-156页 |
·仅考虑生产成本时的情形 | 第156-158页 |
·同时考虑服务能力、生产成本时的情形 | 第158-159页 |
·本节小结 | 第159-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结论 | 第161-164页 |
一、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162页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2-163页 |
三、论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第163-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