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一个供求分析框架

内容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7-8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8-12页
  一、西方经济学中几种农村发展模式第8-11页
  二、我国对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研究探索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2-14页
第二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第14-24页
 第一节 现状概述第14-15页
  一、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农业资金外流严重第14页
  二、农村借贷规模相应扩大,但以民间借贷为主第14-15页
  三、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单一缺乏层次第15页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第15-24页
  一、正规金融机构第16-19页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第19-22页
  三、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第22-24页
第三章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及小额信贷第24-34页
 第一节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概况第24-25页
  一、美国的政策性农村金融体系第24页
  二、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第24-25页
  三、美国的农业保险体系第25页
 第二节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概况第25-27页
 第三节 国外小额信贷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借鉴作用第27-34页
  一、两种模式第28-29页
  二、国外小额贷款的成功经验第29-31页
  三、对中国小额贷款发展的启示第31-34页
第四章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分析第34-51页
 第一节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第34-41页
  一、农村金融市场总体需求特征第34-36页
  二、农户需求第36-39页
  三、企业需求第39-41页
 第二节 农村金融供给状况第41-50页
  一、正规金融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但对农村发展提供资金却严重不足第41-42页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具有自发性和必然性,但始终处于弱势及不规范的状态第42页
  三、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完善,出现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错位的现象第42页
  四、供给资金数量有限第42-43页
  五、供给的信贷品种单一,业务创新不够第43页
  六、农村金融体系的供给主体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第43-50页
 第三节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第50-51页
第五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第51-60页
 第一节 发展模式内容第51-52页
 第二节 风险防范第52-56页
  一、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现状第52-55页
  二、降低农村金融体系风险的途径第55-56页
 第三节 发展对策第56-60页
  一、改革已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明确其定位第56页
  二、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积极引导其合理规范发展第56-57页
  三、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探索发展新的金融组织第57页
  四、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来源第57-58页
  五、实现农村领域的利率市场化,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第58页
  六、建立健全农村贷款的抵押担保机制第58页
  七、鼓励、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要由政策主导性向商业可持续性转型第58-59页
  八、设立社区投资法,确保农村资金按比例投入到当地第59页
  九、积极发展农业保险第59页
  十、加强监控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后记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TO金融开放下我国货币经纪业的监管与立法
下一篇:汇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以RMB汇率与中国A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