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与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5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的方法第13页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防护林营造概况第15-30页
   ·防护林的概念与内涵第15-18页
     ·防护林第15页
     ·防护林体系第15页
     ·林带结构第15页
     ·林带结构种类第15-16页
     ·林种与防护林种类第16-17页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第17-18页
   ·国外防护林营造第18-22页
     ·国外防护林营造概况第18-21页
     ·国外营造防护林的措施和经验第21-22页
   ·国内防护林建设状况第22-30页
     ·中国现代防护林发展阶段第22-23页
     ·国内的防护林营造概况第23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研究概述第23-30页
第三章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分析第30-40页
   ·陕西省三北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第30-32页
     ·工程建设范围第30页
     ·工程建设区的自然条件第30-31页
     ·工程建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第31-32页
   ·工程完成造林任务及投资情况分析第32-34页
     ·工程造林任务完成情况分析第32-34页
     ·工程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分析第34页
   ·工程效益分析第34-40页
     ·生态效益第35-36页
     ·经济效益第36-37页
     ·社会效益第37-40页
第四章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第40-46页
   ·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第40-41页
   ·国家农村政策的变化,使工程建设运行机制受到挑战第41页
   ·管理不规范,职责落实不到位第41-42页
   ·自然条件严酷,工程建设要求的成本越来越高第42页
   ·政策落实不到位,权属不够清晰第42-43页
   ·造林的科技含量不高第43页
   ·造林与抚育、后期管护脱节,重造轻管,毁林现象严重第43页
   ·工程管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第43-44页
   ·档案管理不规范第44页
   ·工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第44-46页
第五章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发展的对策研究第46-58页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第46页
   ·加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第46-47页
   ·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第47-49页
     ·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制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第47页
     ·向受益者收取补偿费,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来源第47-48页
     ·引进准BOT 融资模式第48页
     ·推行碳补偿贸易第48-49页
   ·强化三北工程的资金管理第49-51页
     ·提高认识, 强化责任第49-50页
     ·加快落实资金“报账制”第50页
     ·加强工程资金稽查工作的力度,创新工作思维第50-51页
     ·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第51页
     ·要适时地修订完善各项资金管理办法第51页
     ·逐步完善工程资金效益评价制度第51页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民营林发展第51-53页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第51-52页
     ·进一步推动民营林发展,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第52-53页
   ·努力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推进实施工程监理制第53-54页
   ·坚持科技兴林战略第54-55页
     ·建立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第54-55页
     ·加大三北工程灌木造林力度第55页
     ·加大封山(沙)育林比重第55页
     ·树立防护林经营理念第55页
   ·规范档案和信息管理工作第55-56页
   ·协调好三北防护林工程与其它生态工程的关系第56页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第56-57页
   ·创建优质高效精品防护林工程,带动三北工程的建设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58-60页
   ·结论第58-59页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成效分析第58页
     ·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8-59页
     ·提出了陕西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未来发展的主要对策第59页
   ·讨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域管理在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大学科技推广体系与基层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对接研究